擅长推手者多出自太极门,然擅长散手者则未见有专攻太极拳者,百多年来莫不如此。如近今的李雅轩先生推手的功夫很高妙,散手则平平,参加杭州擂台比赛小组赛即被淘汰。因此推手的技术与散手的技术虽有一定的关联,但必有脱节处。观由陈龙骧等著《李雅轩太极拳法精解》一书中有李雅轩自述他的推手曾让张英振惊叹,并让朱国祯“身无所主地扑向穿衣镜”。若确如是,则李雅轩的推手确实高妙。因为张英振、朱国祯都是首届国考的最优等,都是散手技击大师级的人物。张英振擅长查拳和摔跤,朱国祯擅长形意拳和醉八仙。他们当年散手水平是在李雅轩之上,但是推手却不如李雅轩。所以,杨式太极拳从推手向散手过渡这个问题,从李雅轩先生这一代就解决的不是很成功。大松大软、虚无轻灵在推手上可能是借力的根本,但是到了散手这一步,就不那么灵验了。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对于当代太极拳爱好者来说,这个现象,倒是值得思考的。
我以为松柔虚灵总是应该不断追求的。问题在于方法规矩,有的练习方法虽然自称大松大软,可是练习者总感觉松不透、柔不到家,因此追求终生,仍有隔层之感。他们推手时还好一些,动起来则又另当别论了。方法规矩是从拳架子中体现的,所以盘架子很重要,盘什么架子更重要,明白盘架子中的规矩道理则是重要中之重要。太极拳追求的大松大软与形意拳追求的至刚至整,若用于实战技击都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在高速的随机运动状态下,都很难自如的运用,尤其受到自身调动速度的制约。所以,除非传统武术练到了自然而然的境界,否则,在一般情况下局部力在技击中还是有其价值的,多数情况下局部力还是难以舍弃的。不同的规矩将产生不同的调动机制,不同的调动机制将产生不同的调动速度,于是决定运用时有不同的有效性。规矩道理不清楚,架子同名,但练习的效果天壤之别。明白了规矩道理就自然会改动不尽合理的架子。所谓张氏、李氏也就由此而生了。
纯然先生您似乎并没有看清我的帖子。我从没有否定过松柔的意义。因为孙老先生讲:孙氏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就是至柔至顺。我的老师孙剑云女士也强调练拳要内外松透,一柔到底。所以,如果您认为我反对松柔,则说明您没看清我的帖子。
我认为虽然杨、吴两家太极拳非常强调松柔,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弄清楚如何松柔的机制。无论这些年的实践还是对拳架本身结构及规矩的分析,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这方面的问题。
如上帖,李雅轩先生堪称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他推手的水平很高,得益于大松大软。但他散手的水平并不高。说明在较高水平的对抗性实战中,他就难以再保持大松大软的状态。同样,吴公仪对陈克夫的那场录象,尽管吴式后人极力解释美化吴公仪的表现,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有求实精神的人都不会认为那就是合乎太极拳以柔克刚原则下的表现。所以我认为当今杨、吴等派虽然在理论上极力追求松柔,但是在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解决好。从他们已经发表的拳论看,他们对如何松柔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我并没有什么心结,只是有些人自己有心结,所以总看不清我的帖子。早在1995年我协助剑云老师写《孙氏太极拳剑》一书中就反复强调松柔的问题。如在第28页上就强调要“极尽松柔连顺之致。”一些人被故事左右的太久了,使他们总看不清道理。
影响松柔的因素很多,初级阶段,由表及里大致为三个要素:拳架、规矩、道理
严格地讲松柔不能划等号,松是最初始的要求,松下来,未必就能做到柔。松下来,只是整的前提之一,有了松整,才谈得上松柔。这是我“松柔之本质”一文的观点,也是我现在的观点。松是练拳之初就要遵循体悟的东西,而且是贯穿今后始终的东西,而柔是在有了松整的体认后,才可能去追寻的东西。这是我的观点。
谢谢纯然先生的讲解。
我的体会确实是松下来,劲才容易打整。松自然是要松到底,也就是松到脚。也就是要认清骨力,如是则力从脚起,也可以说是利用了支撑脚地面处的反作用力。我练孙氏太极拳就是这样练的,并没有感觉增加了整的难度,反之更容易整。我曾将整定义为拱效应,既通过骨系结构传力,所谓骨力。精神与肌肉越放松越松弛,骨力传递的越好,同样骨系架构越合乎整的要求,肌肉也就越容易真正达到松弛。因此,在孙氏太极拳中符合整字要求的架子与精神肌肉的放松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不会因为求松而加大了整的难度。当然,正如您所指出的,我的体会是从孙氏太极拳中得来的。这种观点也许不适合别的拳派。
此外,孙氏太极拳的特点是将两种整劲——鞭劲和架劲合而为一。上面仅是谈了松与架劲的关系。鞭劲则更需要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打得出来。
不错,真太极劲是自然劲一句把一切都包括了
骨力的确不是整劲的全部含义,只是体验架劲的方法,也是架劲构成的机制。手脚齐到,三节到位,则主要是形容鞭劲的特点。
舒展的合理范围是能自然移动。自然移动的标准是过步时中轴不调。所以初练拳术时,步子较大使练习者难以正确的体认拳术中的规矩、道理。好比开始习字时,就不练楷书,即以行书或行草入手,作为书法练习实难得其规矩、道理。所以,开始练拳的架子大小,并非可以任意,舒展的程度也并非可以任意,而是一定要以不牵动重心为要,不牵动重心,便是规矩道理。所以,舒展不舒展不是风格问题,而是舒展程度本身就涉及到规矩是否合理的问题。作为杨式近代的代表人物李雅轩先生推手达到很高造诣,但是一旦进入散手则就成绩不佳,其原因似乎就是:这种较大的舒展运动在推手运动这种对抗性较弱的竞技中尚难暴露其技术机制上的缺陷,而一旦进入对抗性随机性较强的散手竞技时,这种技术机制上的缺陷就暴露出来。这可能就是百多年来不少太极拳名家散手战绩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吧。
您说的很有道理。
我只是发表过关于整劲的某些机制和笼统的原理,而没有系统地谈过整劲的构成原理,更没有完整的谈过整劲的获得方法。这是有我自己的用意的。您用支离破碎一词,很是恰当。在适当的时候我会系统阐述我对整劲的认识的。到时候希望您能继续多加指点。
对于我的帖子纯然先生似乎并没有看清。
初练拳术,既入手时,步子大小当以不牵动自己重心为规矩。以后随着能力的提高,规矩的上身,若步子放大亦能做到不牵动重心,则步子大亦无不可。但若初练拳术即行大步子,则拳中很多规矩将体验不到。
李天骥先生确是我辈中的高手,但并不是说他的一切都正确,适合他的并不一定适合初学者。
至于研究口径的问题,您已经提醒过多次。口径大小都是相对的,即使都是研究孙氏拳的又有几人真正知道一点内中的道理呢?我接触陈、杨、吴、武、李、赵堡诸式太极拳都是在孙式之前,门内更有不少是上述各派的传人。比如白普山先生就是杨式汪永泉系,练习该派拳术10多年。
过去我只是发表过一些有关孙氏拳理论构架方面的文章,对于较为具体的技术理论谈的不多,以至很多朋友并不很清楚孙氏拳体系在技术方面解决了哪些具体难题、有哪些具体成就。有关这方面的文稿在适当的时候我会公开于众。
如果您认定我就是一叶障目,只见孙氏拳,不见其他,您尽可以保留您的看法。的确,任何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更何况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业余武术爱好者。
记得79年李梦华先生曾对当时的北京武协(文革后恢复成立)提出了一点要求:每家可以说自己如何好,但不能说人家如何不好。作为安定团结这是有利的,作为研究提高则又是不利的。技术研究本来在武术专业院校最容易进行。但是武术专业人员热衷于搞批判、搞样板,急功近利。民间武术人员因条件所限,无不捉襟见肘。研究到了民间,门派之见是大问题。
李天骥的得意弟子牛胜先先生明确表示他的基础扎实得自形意拳的三体式桩步,而非杨式大架子。牛先生现在就在北京。李天骥先生传给牛胜先先生的推手训练方法是以形意拳的桩步为根基、以形意拳的劈拳为基本劲路结合太极拳的手法而成体系的。这一点可以向牛先生询问并验证。因此,李家的基础扎实并非是纯然先生所说的得益于大架子,而是得益于形意拳的三体式。而三体式的步距正是自然步距。
德印先生是当代太极拳名家,但德印先生并不擅长推手,而是以普及简化24式、42式等套路称著。
白先生也不是府内派,而是汪永泉一系的杨家老六路。而我的另一位同门袁德安则是付钟文先生的入室弟子。付先生是杨澄甫先生晚年的大架子。
什么叫不牵动重心?不牵动重心有什么标准?这些标准对以后的体用有什么好处?以上这些问题我还没有深谈。造成一些朋友对我的一些观点有异议,可以理解。我所强调的技术要求都是首先在我自己身上经过反复实验的。合理的要求我实践,不合理的要求我也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有时甚至导致自己身体因此而受伤。所以,我并非只实践我认为是正确的技术,对于那些我认为不尽合理,但又不能解析其不合理的底确之理的技术要求,我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以证其不真。我这辈子不可能成为武术高手,我的兴趣之在研究上面,所以,我下功夫练拳的时间不多,在实验与玩味上花的时间不少。我虽然没有功夫,但是拳中的规矩多少还知道一点点。
博武网上有牛先生的“怎样才能学好太极拳推手”一文,文中牛先生特别强调:“我告诉诸拳友们三七步三体式要比五五步三体式长劲速度快得多,信不信,练不练,改不改,由你。我的老师教我时说:‘孙禄堂先生怎么教我的,我怎么教你。’我又按照李天骥老师教我的方法去教学生。他们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惊人的成绩,关键是在三七步三体式上。所以我今天讲,学好太极拳推手首要解决的是桩步问题。”这是牛先生自己的体会。牛先生还讲他的功夫是得自三体式和每天1000次的劈拳。
关于牛先生认为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只是健身的。我以为我们就没有必要去争执了。牛先生就在北京,昨天我们还通过电话。您一定认为杨式大架子好,您尽管坚持就是了。
-------------------------------------------------------------
拳击就是以鞭劲为主,但对架劲不太讲究,这可能与规则有关,架劲的作用是突破阻力,将破坏力深透到对方体内.但是带上拳套后,使这种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在拳击比赛时,几乎都是以鞭劲为主.此外架劲需要通过站桩来获得的,拳击也没有这种方式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