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期)
上期谈了军旅武艺的复兴时期及衰退。本期谈军旅武艺逐渐向个人武艺上的转化,导致中华武艺的发展在17世纪时改变其走向。这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第一个特点是,对冷兵的理论总结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清朝政权的建立,一些前明的学者退隐江湖,客观上使得他们潜心致力于学理上的探求。对于武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吴殳(1611一:1695)就是这时期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人物。
明末清初之际,战乱频仍。国事危重,因此在南北文人中曾出现一股研讨兵学和崇尚武艺的风气,这中间属吴殳用功最深,成就最高。他数十年潜心其中,一共留给后世五种武学著作:《纪效达辞》、《手臂录》、《梦绿堂枪法》、《峨嵋枪法》、《无隐录》,笔者仅研读过他的《手臂录》。《手臂录》是上承戚继光《纪效新书》、程宗猷《耕余剩技》、程子颐《武备要略》等,不但记载了石敬岩、程真如等明末江南名家的枪法及其传授渊源,而且还对明代各家枪法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比较。
在对枪法的研究上,《手臂录》提出“枪法圆机说”、“一圈分形入用说”、“枪法元神空中鸟迹图”、“枪根说”、“闪赚颠提说”、“脱化说”,以及“针度篇”、“枪法微言”等,揭示了枪法运用的基本规律乃至某些技击运动的普遍规律。他所提倡的“横中有直,直中有横”以及枪有六品,“一日神化,我无所能,因敌成体。如水生波,如火作焰”等见解,说明他对武技的体认已经达到相当精深的境地。甚至已经触及到“无为无不为,感而遂通”的现象。
但吴殳在武技上的成就主要还是在技法研究的层面,虽然开始触及到某些劲力形成规律的探究,但尚不深入,对于他自己所提出的神化之品也没能进~步揭示这种“因敌成体”现象的机理和形成规律。
第二个特点是化枪为拳。导致对拳术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时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姬龙峰(1602—1680)。在军旅武艺的领域里,拳术大多只是作为运用器械的基础,重在活动手足,以求身活、手活、步捷稳固而达进退得宜,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方法,并非用来表达武艺的成就。但随着清初对于民间武器的限禁和收缴政策,导致一些武艺家不得不以拳代器,用以自卫,于是在客观上促进了对拳术的研究到达一个新的高峰。姬龙峰在其精通枪法的基础上,研究徒手自卫技术。通过深入研悟枪理,提炼出六合要则,以枪理指导拳理,刨编出以十大形为特征的心意六合拳。六合要则的出现,标志着对武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探求劲力形成规律的层面,这对后来各派武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
第三个特点是武技开始吸收导引吐纳之术向养生、健身的方向上发展。这一时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陈奏庭(1600—1680)和他刨编的陈式拳。陈奏庭以戚继光的三十二式为基础并融合进导引吐纳之术,刨编了长拳十三式。该拳突出了养生健身的作用。陈奏庭的这一贡献,对后来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自17世纪开始,武艺向个人能力上发展、拳术在武艺成就上的地位开始上升、武技向养生健身的方向上演化,成为17世纪武术发展的三大特点。基本构成了以后几个世纪中华武术发展的大致走向。
18世纪的武术发展基本上延续着17世纪武术发展的这三大特点,随着武艺的单兵化、徒手化、养生化,导致技击技法的不断丰富以及对技法研究的日益深入,一些拳术理论相继而生。突出的表现为对手眼身法步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相应的人体功能的深入认识和规律性的总结,尤其是已经关注到有关养生中“中气”与技击中“神气”之间的相互关系。曹焕斗、苌乃周、吴钟、戴龙邦、马学礼等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通过对他们武学成就的认识,可以了解18世纪中华武学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本文仅重点介绍曹焕斗和苌乃周。
曹焕斗,生卒年不详,1784年最终由曹焕斗总结完成了历经近两个世纪,其问经过不断删改,不断补充的拳学经典《拳经拳法备要》。该书是18世纪最重要的拳学著作之一,对心法、手法、步法、身法的总结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该书所总结的手、足、身“一片射入”之法,揭示了冲法的根本。而该书所提出的“拳有身法焉、手法焉、步法焉,实为武艺三根本,根不备不足以精器械,欲精器械必先论夫拳”,更是揭示了拳法与身、手、步的关系以及拳法与器械的关系。尤其该书所描述的“手法则凭虚而入,不撄人之力,乘时而进,适中彼之疑,如僚之弄瓦。循环而无端,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地:至于身法,重如泰山之压,轻如鸿毛之飘,悠扬处花飞絮舞,变换处活虎生龙;其于步法,且妙且玄,难以觅踪,亦长亦短,无能把捉,进则靠山,退则倒海”的技击境界。他所描述的“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以及“身益软、手益活”等拳学运用中带有普遍规律性的法则,对后来发展起来的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通背拳的技术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焕斗已经开始较为深入地触摸到劲力形成的某些规律,他不仅最终完成了《拳经拳法备要》,而且曾“漫游江淮两浙荆楚之间,阅人无数,与人较技,都无败绩”,是有着广泛实践检验的技击大家,因此曹焕斗无疑是十八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武术家之一。惟其学术尚处于经验描述,未能理论提升。其对技击与内养之间的关系,也未深入涉及。
苌乃周(1724—1783)的武学成就是通过《苌氏武技论》一书为今人所了解。但该书是在近两百年后的1932年由近人徐哲东收集并进行增删整理后加工而成的。整理者徐哲东承认该书中的内容由其后人添加、增改者不少,而且已经真伪难辩,所以该书中的一些论述不能认为一定就是苌乃周时期的成就。不过该书之源能够追溯到苌乃周,这差不多可以认为是可信的。因此该书大致上反映出清朝中期中原武技的特点与风貌。
1932年经徐哲东加工整理而成的《苌氏武技论》一书,对心法、手法、步法以及劲力的形成与运用都有较深入的论述,尤其以中气论拳的研究使对武艺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虽然《苌氏武技论》一书中已有把拳术的根本归为中气的理论,但是关乎其内的中气论与形之于外的拳式及身法之间尚不能统一,尚没有在技击与养生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然而,他结合《周易》阴阳之理、导引吐纳之术和中医经络之学把武艺的研究深入到人体机能的层面,以及对手法、步法、身法的基本规律的探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了一步,从而成为18世纪中国武学成就的代表人物。
此外,吴钟(1712—1802)作为古典枪法武艺的重要继承人,将六合枪与八极拳结合,使古典枪法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并成为后来马凤图先生所建构的通备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戴隆邦(1713—1802)作为姬龙峰武学成就的重要继承者和传衍者,为当今形意拳各个流派所尊崇;姬龙峰武学成就的另一位重要继承者和传衍者马学礼(1715—1790),居于河南一派心意六合拳开山宗师的地位。通过目前河南心意六合拳的技术风格,可以推测马学礼在心法、身法、手法、步法的研究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特点是四法一式,运用起来简明高效。但由于以上诸人无确切的著述流传下来,因此难以对其武学成就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价。虽然如此。他们无疑都是18世纪对后世武艺产生重要影响的武术家。
18世纪中国武术的特点是承上启下,上承17世纪吴殳、姬龙峰、陈奏庭,下启19世纪董海川、杨露蝉、李能然、武禹襄、郭云深等。这与清朝中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
随着火器在军事活动中的普遍运用,武艺在军事战场上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这从正反两个方面刺激武艺向深层次发展,一方面武艺家要想使自身的武艺仍能在军事战场上发挥作用,就要使自身武艺的技击效率提高到能够适应于电光火石的火器战斗中。另一方面,武艺退出以“齐勇”为归诣的军事战场后,有利于向提高自身单打独斗的能力上发展,以使武艺家们能够精益求精,并在此过程中向修身的旨趣上升华。两者都使得传统武艺在退出军事战场主要活动后,必然向更加精深的技术上发展。在这一趋势下经过了长达两百年的发展后,在19世纪,中华武术的发展逐渐走向其高峰。(待续,下期刊出19世纪中国武术的特点是:由博转约。由注重技法逐渐深入到注重劲性。个人的武艺特征与自身的先天条件结合得更加紧密。并通过不同的劲力特征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