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孙禄堂祖师文章 > 正文

孙禄堂与孙氏太极拳——王禧奎口述

2012年02月08日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164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855 views 次

我国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武坛后继有人,名家辈出。清末明初,一代武林宗师-孙禄堂先生,为武林人士所敬仰。
孙老先生,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河北完县人,出生于1860年,卒于1933年,享年七十三岁。孙老先生自幼酷爱武术,年幼时拜形意名家李魁垣(字殿英)先生为师,学习形意拳。后从魁垣之师郭云深,字峪生(不倒翁)进修深造形意拳,相随8年,继跟程庭华(眼睛程),从学八卦拳两年余,绝受其术,深得形意拳八卦拳真传。孙老先生经过数十年研磨,功夫深厚,南北闻名,有“赛活猴子”之称。
民国初期,孙老先生已五十余岁。当时有直隶(河北)广平永年人,姓郝,讳和,字为真,到北平,探亲访友。由于初到北平,朋友甚少,不久生了痢疾,无人照料。正当郝师卧病在床之际,孙老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郝师,以礼迎至家中,日夜护理,为郝师请医服药,朝夕服侍,悉心照料。一月之后,郝师的病痊愈。郝师非常感激孙老先生,敬重其为人,故对孙老先生说:“吾二人本非至交,萍水相逢,如此相待,实无可报。”孙老先生回答:“此事先生不必在心,俗话说,四海之内皆朋友也。何况是同道乎!”郝师说:“吾实心领,欲将吾平生所学的拳术(指武氏太极拳)传之于君,不知意下如何?”孙老先生说:“实在求之不得。”后来,教者尽其心血,学者苦心钻研,深得其真谛。孙老先生专心致志数十年,反复探讨体验,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三家之精髓,融会贯通,独创了自成一家的孙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不但运用了八卦拳中的闪展腾挪,手动必先身动,身动必先腰动,使腰带动一切;而且利用形意中的起,钻,落,翻,起横不见横,起落不见落,出手不露形,一触即发之本能以及太极拳中沾,连,粘,随,可以轻制动,以实破虚。把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融合为一体并用,这便是孙氏太极拳之特点所在。孙氏太极拳与陈,杨,武,吴氏太极拳相比较已大不相同。孙氏太极拳系由陈家沟陈氏小架太极拳演变而来,武禹襄初学于杨露禅(杨无敌),杨跟陈长兴学拳多年,杨露禅回乡传授于武禹襄,后来武氏又从陈家沟的陈清萍学得陈氏小架,融化两者而自成武氏太极拳。而郝为真学于李亦畲,李氏学于武禹襄。孙禄堂从学于郝为真,孙禄堂对于太极拳有修改并渗形意八卦之新意,因而有独到之处而自成一家。
孙老先生自幼天资聪颖,文学超群,武艺精湛,出类拔萃。经过五十多年修研和探索,把形意.八卦.太极拳汇集一身,并消除门户之见看书留影,把孙家拳举手投足的一招一式,服务求其详细地一一笔录于书,写出了具有独到之处的《太极拳学》一书。孙老先生另外还撰写了《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八卦剑学》,《拳意述真》等一系列武学著作。孙老先生在书中把用意用力详尽叙述无遗,既可以执书按图索骥,取法自修,又可以保全国粹,不致湮没不彰;既节省了后人的精力和时间,又能可观地把前辈拳师的创造发明,供诸同好。这些光辉的历史文献为当今挖掘整理祖国传统武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孙老先生不仅名扬九州,而且誉满海外。一九三0年,日本天皇托人请孙老先生赴日担任日本讲道馆武士道教授,月薪一万圆大洋,孙老先生婉言坚决推辞了。
孙老先生生前历任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门长,江苏省国术馆教务长,河北省国术馆顾问。以教授国术为业,弟子甚多,桃李满天下。最得意的门生有:孙存周(次子),齐公博、孙振川、孙振岱,龚剑堂,肖玉昆,陈微明,靳云亭,支燮堂,郑怀贤(原全国武协主席),孙剑云(女儿,北京市武协副主席),王禧奎(上海武协委员)等等。
1982年7月,全国太极拳名家推手表演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特邀了著名孙氏太极拳后裔传人孙剑云老师专程来沪表演孙氏太极拳,在上海的孙氏传人王禧奎老师也表演了孙氏太极拳拳架。他们表演的孙氏太极拳既保持了原来特有风格,又在劲力上劲味独特,进退相随,步活身灵,既有形意拳的跟步,又有八卦拳的身法,动作紧凑,犹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则为开合相兼,以抱球为主,快慢间一。因此而给广大爱好者以美和力的享受,博得一致好评。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