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立了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
中国近代武术门派林立,在技法上更是名目繁多。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未成体系,无论从明确某种技术本身的功能上,还是从对武技的发展与优化上,各个门派技术系统间存在的种种无序状态,给武术技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优化和统一带来严重障碍。本世纪初,当一些人还陶醉在各自门派的天地里自我标榜时,孙禄堂就已通过自身广泛而深入的武学实践与研究精辟地指出:“形意一门,内含无极、太极、五行、八卦、起点诸法。探原论之,与彼太极、八卦二门及外家、内家两派,虽谓同出一源可也。”(《形意拳学》自序,1915年出版)揭示出武术的各个门派在技术体系上存在共同基础。进而,孙禄堂先生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打通武术各个门派间的技术藩篱,使之熔于一炉,并铸以绝伦的拳艺与精审卓识于一体,使天才丰富的原创性发现和系统严密的学理性技术体系完美统一,通过其《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三部拳著,为整个传统武术的技术系统建立了统一的技术基础――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为形成统一的武术技术体系奠定了完备的技术基础。
根据孙禄堂先生的中和——内劲理论,内劲是武术的基础和核心,修为完备内劲的法门是中和原则。因此,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修为的原则和特点就是中和。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从修为的角度讲就是以中和为原则的技术体系,即中和技术体系。
中和技术体系的形成,是孙禄堂先生在武学技术领域的伟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揭示并建立了武学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武术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六项基本技术构成:1、能量的吸收、积蓄与释放技术,2、力的传导与作用技术,3、力的转换与作用技术,4、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5、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6、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
中外武术无不针对上述六项技术而形成各自的修为系统。但是,由于指导思想、修为方法的不同,不仅产生了不同的技术形式,而且存在着在合乎自然法则、利用自然法则上的差异。孙禄堂先生以《易》为指导,以自身的绝伦之艺为依据,天才地创造出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武学,建立了最为充分地利用自然法则的武学技术体系:中和技术体系。孙先生的中和技术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原则、两大系统、三大功能。一个原则是中和原则;两大系统是内劲的培育系统和内劲的运用系统;三大功能是协同作用功能、运动变化功能、随机转化功能。下面分述之:
1、中和技术体系以中和为原则:以无极、太极、三体、五行、八卦、生克原理为法度,通过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空而不空、感而遂通诸项技术,形成内外合一、动静合一、拳道合一等功能进阶和“打若未打、不打而打”的作用效能,构成中和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
中和是掌握自然法则的法门。只有始终以中和为原则才能渐臻拳与道合。中和既然是掌握自然法则的法门,就不能以主观意向为基础,而是要客观即所谓客气从之,于是要以“空”、“虚”、“无极”为基础。故孙氏拳皆以无极式为起点。但“空”、“虚”、“无极”并不是无序也不是不蕴含任何功能,相反,恰恰蕴含着不可限量的功能――自然法则的功能。这就是空而不空。这种空而不空是通过先天真一之气即太极来体现的。这是内劲的内在能量与信息的基础,是人体身心整体功能系统协同状态的一种反映。它既是一切动静形态的基础,又是一切动静形态是否合乎自然法则的标准和依据。孙先生指出,合理的拳术是将此起点之意节节贯串,即所谓动中求静。这是内劲能量的积蓄技术。若将此先天真一之气与身体的最佳传力结构协同一致,就产生内外合一之劲,便能宣布与外,合于用。于是就有了内外三合,形成六合的技术要求。而身体最佳的传力结构就是符合外三合的所有结构形态,所以历史上就产生了各门各派众多的桩架与拳式。那么,在如此众多的合乎外三合的传力结构的形态中,那种形态不仅传力最佳而且便于力的转换与身体的移动并能合乎先天真一之气的运化呢?即什么结构才能使内、外、整、灵的最佳状态达到统一呢?孙禄堂先生以自身绝伦的武学造诣为依据,以中和为原则,天才地创造了孙氏三体式。使先天真一之气与身体的传力、转换及移动的最佳状态中和为一,解决了武术技术形态的基本结构问题,为武术的所有技术形态找到了最佳的结构基础。关于孙氏三体式的具体的技术分析和最佳结构的论证将另文专述。这正如孙禄堂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万法皆出于三体式,此式乃入道之门”(《形意拳学》总纲,1915年出版)。
孙氏三体式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使能量的积蓄与释放、力和传导与作用、力的转换与作用三大基础技术得到完美的统一,并为进一步统驭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那么,如何以孙氏三体式统驭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呢?如何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构成武术技术系统完备的技术基础呢?孙禄堂先生创立了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大拳术体系,解决了使能量的积蓄与释放技术、力的传导与作用技术、力的转换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统于一体且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问题。孙先生认为三派拳术统于一体,各有侧重,目的是解决使武术技术的功能基础的完备问题。他指出,形意拳之“诚一”,八卦拳之“万法归一”,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三拳皆出于三体式,以三体式为基础。诚一是解决协同作用的功能问题,万法归一是解决主动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的技术问题,抱元守一是解决随机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的技术问题。倘若一个人能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不仅掌握了协同作用的基本技术,而且无论是在主动的变化状态下,还是在随机的转化过程中皆具有协同作用的技术能力,则作为武术技术的功能基础而言已臻完备了。所以,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构成了武术技术系统完备的技术基础。
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虽有各自研修的重点,但技术原则仍以中和为统驭。无论是作为其共性的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空而不空、感而遂通诸项技术,还是作为其特性的实中、变中、虚中诸项技术都如此。
静中求动是站桩的成就。先天真一之气由三体式在人身内产生内动就是静中求动。这需以内三合的心态和外三合的拳架为基础,做到内外合一,其要为中和。
动中求静是走架的成就。将站桩时内外合一的中和之意在走架中转运于拳式变换的过程中,心意恬澹(内不悖于真气之运行)、形态自然(外不悖于力之顺达严整),将此内外合一之劲为“中”,身体运动变化不悖于此为“和”,故其要仍为中和。
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是指内外合一已臻自然而然的境界。孙禄堂先生指出:“《老子》云:‘得其一万事毕’,人得其一谓之大,拳中内外如一之劲用之于敌,当刚则刚,当柔则柔,飞腾变化,无入而不得,亦无可无不可也,此之谓一以贯之。”孙禄堂先生进一步揭示道:“一之为用,虽然纯熟,总是有一形迹也,尚未到至妙处,因此要将一化去,化到至虚至无之境,谓之至诚至虚至空也,如此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之道理,得矣。”如是则为纯以神行。
空而不空是中和状态在不同层次上的体现和作用。它在站桩阶段体现了由无思无象的恬澹虚无而生中和之气的功能状态;在走架阶段体现了由于松空而至中和,产生不加力而力自彰、不运气而气自周的功能状态;在运用阶段体现了客从彼意、感而遂通的技击能力,即在与敌接触的瞬间使我与彼中和为一。只有自身无任何主观意向,才能最客观最准确的感受出对手的意向;也只有自身没有主观的用力趋向(加速度为零),才能使自身之力以最快的速度因彼之势而发出,做到后发先至。孙先生将此技术概括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为中和之用。
而实中、变中、虚中也是以中和为法门。形意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协同作用的技术能力(即六合为勇),其劲性如刚球,技术运用讲求实中;八卦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动静合一的技术能力(即方法归一),其劲性如弹簧球,技术运用讲求变中;太极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反馈调节的技术能力(即抱元守一),其劲性如皮球,技术运用讲求虚中。
综上可见,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中和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是武术技术体系的核心,并构成一切技法的功能基础。
2、中和技术体系的两大系统:内劲的培育技术系统、内劲的作用技术系统。
孙禄堂先生指出,拳术的特点在于皆有体用,拳与道合则体用完备。内劲之“体”即内劲的培育技术系统,内劲之“用”即内劲的作用技术系统。
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皆是以中和为原则的体用完备的技术系统。
例如孙氏形意拳,始于无极,以太极为起点,合于三体式,构成形意拳修为的最初基础。此为内劲培育之基础。
继而,以孙氏三体式为基础,合于五行拳中,演化为五行连环。此为形意拳运化之纲、内劲运化之基本。
最后,以五行生克拳各得其当然理之所用。孙禄堂先生指出:“五行各用其所当,于是乃有明德之至善之谓也。故名五行拳生克变化之道也。”此为形意拳运用之纲、内劲之用的基本技术。
以上,始于无极、起于太极、基于三体,以五行单习为纵,以五行循环为横,修为协同作用功能及其转换,此纵横为形意拳“体”之纲。然后以五行拳为“用”,修为五行拳当然作用与变化之道。于是构成孙氏形意拳修为的第一个循环:孙氏形意拳技术修为的基础阶段。
接着,以十二形单习为纵,以杂式捶为横,此纵横合之为体,并以安身炮为用,构成形意拳修为第二个循环:孙氏形意拳技术修为的完备阶段。
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亦是体用完备的两大系统,如孙氏八卦拳以八掌单习为纵,以变掌互换为横,此纵横合之为体。以对掌练用。求得体用合一。孙氏太极拳则以98式架子为体,以定步、活步的四正四隅及活步大捋练用,以至体用兼该。上述这些在孙禄堂先生的著作中已有详述,在此不赘。
3、中和技术体系的三大功能:以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拳术合于修道为法度,通过纯化升华完善人体的协同作用功能、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功能、随机转化过程 中的协同作用功能,形成完善的信息感应、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机制,完善人体适应机制。
人体的适应机制是由信息感应、反馈调节、协同作用三大机制环节组成。
通过拳术合于修道而善养中和之气,能完善人的信息感应机制,疏通人体的反馈调节回路,完备协同作用的能量基础与信息基础。
而人体的反馈调节机制的完善不仅要回路畅通,而且要符合自然法则下的反馈调节原理。作为在技击中体现的合乎自然法则下的反馈调节原理就是在中和状态下实现实中、变中、空中,关于这一点请参阅拙作《内劲论纲》(《武林》1999年第7——9期)。这就是孙氏形意、八卦、太极拳的作用原理。
作为反馈调节的能力,则是由人体协同作用的基本功能、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功能和随机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功能所组成。
孙氏形意拳侧重于修为协同作用的基本功能,极尽瞬间的协同作用。故由单操入手,求以中和至整的能力,继而联络一体,循环如一。
八卦拳侧重于修为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功能,极尽高速转运中的变向协同作用。故由转掌入手,求以变中寓整、变整合一、动静合一,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中即整也。
太极拳侧重于修为随机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功能,极尽随机转运中的协同作用。故孙氏太极拳起手即一气贯串,求以一以贯之、纯以神行之道,即曲中蓄直、柔中运刚,于至柔至顺中寓以至中之道。
可见,以中和为原则,以内劲为基础的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体用系统能够完善人体的适应机制,构成武术技术体系的基础技术。
(二)揭示了武学技术体系建构中的简约与完备的关系
孙禄堂先生认为,圆融寓于简。要想在技术上获得圆融的境界,非简约而不能至。而由简约达至圆融的法门就是修为内劲,使内劲完备。内劲一旦完备,就为博采众长、使技法合于本性建立了完备的技术基础。换言之,一方面,内劲反映的是人体适应机制的功能状态,当内劲完备时人体的适应机制就处于完备状态。此时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大大提高,这就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了充分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内劲又是自然法则在拳术中的体现,修为内劲就要从合乎自然法则入手,自然法则对于拳术修为而言是确定的、不随人的意志而更易的,因此通过修为内劲能产生以简驭繁、使圆融寓于简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使内劲完备呢?如前所述,孙禄堂先生为此提纯、升华、完善了原有的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技术系统,创立了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解决了使内劲完备的技术问题。于是通过创建武术统一的技术基础——孙氏三拳,揭示了武学技术体系建构中简约与完备的关系。
孙氏三拳的产生,一方面为拳术技术体系建立了统一的基础,这是达至中和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孙禄堂先生认为孙氏三拳不过是“中和”这个总原则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实中、变中、空中。这便提供了达至“中和”这个理想境界的三大基本途径即诚一、万法归一、抱元守一。换言之,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不过是三种符号,表征着通过拳术的修为达至中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说,任何拳术只要按照“中和”这个原则改进、升华其技术体系,解决实中、变中、空中三大基本功能问题,即使不叫形意、八卦、太极,也同样能构成拳术技术统一的基础(虽然目前除孙氏三拳外,尚无他例。但在理论上还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反之,只要偏离了中和这个基本原则,未能很好地解决实中变中空中三大基本功能问题,虽名以形意、八卦、太极,亦不能构成拳术统一的基础。所以说,孙氏三拳的产生,为提纯、升华、完善各个拳系的技术系统,打破传统武术间的技术藩篱,建立武术统一的技术体系开辟了道路,建立了武术统一的理论与技术的范式。
(三)提出了通过修为内劲完善武学基本功能结构的技术原则
这个技术原则就是以中和为总则,以诚一、万法归一、抱元守一为原理的内外合一、变中寓整、曲中蓄直三大技术原则。内外合一即六合为勇,以孙氏形意之三体式以及劈、崩二拳为基础。变中寓整即动静合一,以孙氏八卦之单换掌为基础。曲中蓄直即圆研相合、空而不空之理,以孙氏太极之懒扎衣为基础。这三大技术原则不仅提纯凝炼出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最为基本的母式,而且使三拳完全遵从中和的总原则。使其中任一个母式既能精纯各自修为的技术重点,又能将其他两个母式修为的技术特点蕴含在其技术结构之中。这就为三拳技术体系的合一建立了完备的技术基础。
(四)创立了完善武学基本功能结构的技术体系——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孙氏三拳与原有三拳的关系)
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出现,是近代武术发展的重要成就。从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技术体系自身发展的纵向上看,形意拳自姬隆丰起至李能然初步完成了技术体系的改进与定型。以后经过郭云深、刘奇兰、宋世荣、车毅斋等人的努力,使形意拳的技术日趋成熟、技术系统日趋庞杂。此时形意拳的技术尚未完善,形意拳技术的精髓尚未被提纯、凝炼出来。最终使形意拳技术体系完善并提纯升华了形意拳技术精髓的是孙禄堂先生。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学》标志着形意拳技术体系的最终完成和完善。
同样,八卦拳自董海川始,技术体系与技术特点已初步形成,以后经过程庭华、尹福等人的努力,技术日趋成熟,系统也日趋繁杂。此时八卦拳的技术系统还较为凌乱,技术本身也未臻完善。最终完善人卦拳技术及理论体系的是孙禄堂先生,这以孙先生《八卦拳学》的完成为标志。
有关太极拳的创始及其技术系统形成的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太极拳理论的出现自武禹襄为始。在武氏之前,无论在陈家沟还是在武当山均未发现有关太极拳的理论著述,甚至连太极拳这个名称也未出现过。自武氏之后,太极拳逐渐有了理论指导,其技术特点才日趋成熟。但太极拳的真意到底是什么?如何合理地解决太极拳在合乎道艺原则下的技击实用上的技术问题?这无论是陈长兴、陈清平、武禹襄还是杨露蝉父子及李亦畲、郝维桢等皆未能阐明和解决。惟孙先生通过其《太极拳学》以及一系列论著揭示了太极拳之真义,完善了太极拳的技术体系。孙先生的《太极拳学》不仅是武术史上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有关太极拳的著述,而且也是有确凿的史料中最早出现的有关太极拳的完备的技术、理论体系。
从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技术系统的相互关系的横向上看,在李能然、董海川、武禹襄、杨露蝉时代,三拳的技术系统尚处于各自基本形成阶段,还谈不上融合。以后在程庭华、李存义、刘德宽、耿诚信等人努力下,三拳始有交流,但一方面这种交流主要眼于形意、八卦两门之间,另一方面交流的程度处于个人技法互补的层次上,还未上升到拳系之间的技术体系及理论上的融合。完成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技术体系和理论融合的是孙禄堂先生。这以孙先生创立的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的技术体系为标志。
孙氏形意拳如前所述,是由修为人体的协同作用能力即诚一、实中入手,最终达至完善人体身心适应机制的目的。
孙氏八卦拳则是由修为人体在运动变化状态下的协同作用能力即万法归一、变中人手,最终达至完善人体适应机制的目的。
孙氏太极拳则是由修为人体在随机转换状态下的协同作用能力即抱元守一、空中人手,最终达至完善人体适应机制的目的。
一方面,孙氏三拳中的任何一门拳学,都具有通向完备技术基础的功用,其中任何一门技术体系皆与另外两门技术体系相容、相通;另一方面,三拳相互参学,则为习者建立了完备其技术的、互补相成的最佳修为体系。孙氏三拳为习者的拳术修为沿着中和之路建立了完备且最佳的坐标系统。孙氏三拳上述两大功用是孙氏拳学突出的、独到的功能价值,是形意、八卦、太极原有拳系或其他拳系所不具备或不完备的。
孙氏形意拳在理论上以《易》为指导,在技术法要上则全以“神气”(中和之气)言。其修为过程是由静中动始渐臻动中静。静中动是孙氏三体式的成就,有了静中动才谈得上五行单习,通过单习(单操)求以人体协同作用的能力。人体内外合一的协同作用是由明劲开始,明劲是内气之顺与外形之整(传力顺达)瞬间协同作用所形成之劲。因此内气越顺通其劲越彰;对于外,其形越整、调整的过程越短暂其劲越猛。
可见,明劲的锻炼过程虽然表现为一个瞬间的作用效果,但其间确实存在一个周身内外的协调与转换过程。当明劲修为到至纯至刚时,身体内这个协调与转换的机制也基本形成,即明劲的终点就是暗劲的起点。当这个以内通外整为特征的协调与转换机制渐臻成熟,达至通顺无隘不露任何痕迹时,说明暗劲的终点就是化劲的起点。因此,明劲、暗劲、化劲这三个层次,一方面表征着机体内外合一水平的不同程度,另一方面也表征着机体自然产生内外合一之劲这种能力的不同水平。也就是说,一方面,当一个人修为到暗劲的程度时,发出的明劲比在明劲阶段打出的明劲更具有破坏力和威慑力;同样,当一个人修为到化劲水平时,打出的明劲比在暗劲阶段打出的明劲更具威力。另一方面,在修为明劲的过程中也体悟着协调周身的机窍,不过协调的目的是在确定方向与方式下的瞬间至整。当这种协调能力逐渐成熟时、就需要修为如何潜换这种协调能力(协调内外合一的能力),这就是修为暗劲所要解决的问题。当这种潜换能力逐渐成熟时,就需要修为如何使这种潜换机制归于自然、不露痕迹,这就是修为化劲所要解决的问题。此为孙先生所揭示的拳学进阶过程。孙氏形意拳正是以此形成其技术修为体系的。这是由静而动、由五行单习渐至五行循环,再至生克对练的过程。由此也说明,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在拳学修为的技术体系中是基础的基础。
孙氏形意拳之五行拳,以孙氏三体式求其形之至整,以中和之气的起落、伸缩、流行、开合、团聚统驭顺通其形,成为劈崩钻炮横之五劲。从而极尽形意拳之协同作用之能。此为孙氏形意拳对形意拳本质的凝练与升华。
孙氏形意拳之十二形,虽亦以三体式为基、以协同作用之能为旨,但在技术法要中融入了八卦拳变中求整和太极拳曲中蓄直的技术精微。这一方面本是孙氏三体式的独到功用,另一方面孙氏十二形本身的运作已将八卦、太极二劲涵蕴其中。
可见,孙氏形意拳一方面是对形意拳诚一、实中、用直这些原有特点的高度凝练与升华,另一方面又将太极拳、八卦拳的精义融入其技术体系中。这就不仅极为纯化了形意拳原有的技术特点,而且随着自身修为技术体系的深入,使其技术体系自然与太极、八卦两大技术体系相通、相容。所以说,孙先生完善了形意拳的技术体系。
孙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孙氏安身炮拳,是对技击这种相互作用运动中的合理作用方式的总结、纯化和凝炼,是体现着升华为符合生物力学作用原理的、合理的作用方式。换言之,五行生克炮拳和安身炮拳修为的并不是一种教条的、僵固的技击招式,而是使人通过其掌握技击中合乎科学的作用原理的基本作用方法,并通过修为逐渐使这种合乎科学作用原理的作用方法成为习者本能的作用方式。所以,修为孙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孙氏安身炮拳是欲达“不打而打。打若未打”技击能力的必经之梯。关于孙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孙氏安身炮拳在技击修为中的作用,在以后的文章中将详细介绍。
孙氏八卦拳以孙氏单换掌为基础,孙氏单换掌又以孙氏三体式为基础。孙氏形意拳是孙氏三体式在直线运动中的演化,孙氏八卦拳则是孙氏三体式在曲线运动中的演化。将孙氏三体式与八卦拳的走转形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是孙氏单换掌在技术功能上的独到之处;并由此彻底解决了变中寓整这一八卦拳的基本技术问题,构成孙氏八卦拳技术体系的基础。这是孙氏八卦拳对八卦拳技术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改进和提高,对八卦拳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贡献。
孙氏八卦拳在技术上要求纯于自然,提出动静合一、形止神连、一气贯串等心法要则,以及三害、九要等技术要领,首次凝炼出八卦拳系统的技术规范;并以先后天八卦相合的技术为基础,提纯、升华了八卦拳技术体系。
孙氏八卦拳在技术体系上独到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突出地表现在其是一套以技击作用的合理性为条件的、具有内外(先天、后天)八卦相合功能的技术系统。孙禄堂先生以自身卓绝的内功修为为参照,天才地发现了人体组织的内外八卦系统与人体功能的先后天八卦系统之间的相互对应与作用关系,并据此发明了能使习者内外八卦相合、先后天八卦合一的合于修道的技击技术修为体系——孙氏八卦拳。
故孙氏八卦拳是孙禄堂先生对八卦拳进行提纯、改进、完备、升华后的成果,并将形意拳之整、太极拳之空有机融合在孙氏八卦拳的走变之中。这是孙氏八卦拳独到的技术成就。
因此,孙氏八卦拳的技术系统是孙先生以《易》、《丹》二经为理论指导,升华完备了八卦拳技术精义并与孙氏形意拳和孙氏太极拳相通、相容的技术体系。
孙氏太极拳是以孙氏三体式为基础,融合孙氏八卦拳的步法特征,极尽以和为用,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种圆研相合的技术;将形意拳之整实与八卦拳之刁变融蓄在空定妙化之中,具有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的作用效能。孙氏太极拳从起式之法到拳架的技术结构及推手技术的修为体系,比起其他太极拳派皆有独到之处。孙氏太极拳揭示了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即中和~内劲原理)的太极拳修为技术的真意,构成以和为用的太极拳技击技术,总结出手随身动、身随步换、客接主引、空定串接、圆研相合等一系列超过于传统太极拳理论的技击技术要领,解决了完善太极拳技击功能的修为技术问题。关于孙氏太极拳技术体系的详细情况和独到功能,请详见《孙氏太极拳、剑》(孙剑云著)一书。总之,孙氏太极拳是太极拳技术体系发展至完善的表征。
因此,孙禄堂先生即是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三大拳系各自技术体系的集大成者,又是使这三大拳系技术系统融合为一、形成完善武学基本功能的统一技术结构——道艺拳学技术体系的创始人。日本的中国武术史专家笠尾恭二先生经过长期研究与考证,也认为孙禄堂先生是中国内家拳系的集大成者,是新内家拳的鼻祖和拳圣。
(五)确定了孙氏三拳与完备自身技术体系的关系
如前所述,孙氏三拳构成拳学修为完备的技术基础,但不是全部应用技术。诚如孙剑云大师所言:“修为孙氏武学自然对提高人体的技击能力具有显著效用。这种效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善养内劲,来变化、升华习者的精神气质。其二是通过内外合一、动静合一的修为,来提高和改善习者的身体素质。其三是通过简约的基本构架及其转换方式,来构筑习者技击实践的技术基础和基本方法。至于具体的搏击技术则需通过技击实践来体会、掌握和丰富。先父在其著作中只授人规矩而不传人以巧,其因亦在于此。这也就是先父在其著作中很少谈及具体搏击技巧的原因。事实上,对于具体的搏击技巧各门各派皆有其各自的独到之处,每个人通过各自的技击实践也有其各自的心得。由于修为孙氏武学能大大提高和完善习者的身心气质和适应机制,故使习孙氏武学者在技击的研修和实践中易于掌握他人或他派的技术、技巧,并能使其原有的威力获得显著提高,因此,孙氏武学是个开放的技术修为系统,其所完善的是人体身心的适应机制,这是纳百川于海的总枢纽。”所以,修为孙氏三拳者要想完备自身的技术体系,需在修为孙氏三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本性和身体条件博采众长,逐渐形成合乎其性合乎其身的完备的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