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宗师的后人们酝酿、筹划多年的《孙禄堂武学传承谱系》一书编纂工作已经启动,这是一部自孙氏武学(以孙禄堂先生五本武学著作诞生为标志)成体系后从未出版过的书籍,有不少人获得了此信息,想入册而要拜师或收徒,这是件好事,但对于拜师的一些常识即规矩不是很清楚,向本人咨询,最近国际孙禄堂武学联合会主席李斌和几位孙氏武学传人推举本人拟定一个关于孙氏武学拜师及师门、师规的东西,现在根据我对拜师的所知道的一些常识述谈如下,请门内外有识之士给予斧正。
一、 拜师的意义和宗旨
拜师,顾名思义,拜,是尊敬的意思,师,是老师,师傅,师父的意思。拜师就是学艺、技术的人拜认准自己想学这门技、艺的能者为师。拜师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人文活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解放后被冲击,“文革”时期又被“破四旧”破除了,改革开放以后逐渐的又恢复了。拜师这个形式运用的好对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技、艺的传承、发扬光大。如:艺术、武术、手工艺等。
(二)弥补国家教育的不足。因为国家教育都是以学校形式的,是大群体体制式的形式(很多的老师教众多的学生),而拜师是民间个人或小团体之间的师生关系。按照传统规矩,拜师以前跟老师学艺只能是师生关系,称呼也是“老师”(早先称先生)和“学生”,而拜师以后就是师徒关系就称呼“师父”和“徒弟”或“弟子”甚至称“徒儿”。一般来说,象学校的师生,学生往学校交学费,老师在学校教学生知识,出了校门,好象老师管不着了。而成为师徒关系就不一样了,按照中国传统拜师规矩,当向师父、祖师嗑下头,向祖师上了香,当师父接受了徒弟叩拜的时候双方就有了责任。师弟如父子,不是有这么一句名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既然师为“父”那么就应该象对待孩子一样去关爱、教育徒弟;徒弟为“子”就应该象孩子对待父母一样孝敬师父。而且,师门的规矩及师父的教育往往还能超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效果。
(三)拜师有助于督促师、徒双方更好的做事、做人。做为师父,收了徒弟不但有责任教徒弟做人、做事,同时,师父本人也会为人师表的自律,否则,作为师父都做不到“师训”凭什么要弟子做到?这叫做律人先律已;做为弟子也会遵守师门师规及师训,否则,将被逐出师门。这对于双方的端行都是一个约束。
拜师的宗旨就是传承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化就包括德、艺的传承,拜师体现了中华尊师重道的美德。
二、拜师的门规
俗话说的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各种艺、技门都有自己的门规。正道的门规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的原则是相同的意思,起码不能有悖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人伦公德,要与人为善,要守大道、正道的。象具有高度信仰的门教、尚武门更是清正严明,戒律肃正。就尚武行来说,大部分门派都有自己的门规,而孙氏武学门却没有名文的门规。因为孙氏武学鼻祖孙禄堂先生当年主张统一国术,天下行武是一家,反对派别,所以就没把自己的拳另立门派。今天形成的孙氏武学也好,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也好都是社会其他门派给定称为“孙氏”或“孙式”。因为没有立门户所以也就不存在具体的文字性的门规。但是,目前来说,人们已公认孙禄堂先生所创拳种定为“孙氏”拳,也等于实事上有了门派、门户,那就应该有个门规。本人遵以孙氏武学祖师及前辈的训言,参考其他门派《师训》拟订了一个《孙氏武学师训》附在文后,望有识之士,尤其是孙氏武学门人不惜金慧给予赐教、斧正。
三、 拜师的程序
(一) 申请拜师或物色徒弟
一般是想拜师的人向师父提出申请,在早些年前要写书面申请有引见人(介绍人)递交给师父,师父听引见人介绍并打保证此人品行等状况后对此人、考验、观察一段时间才决定收此人做弟子否。孙氏武学门从祖师孙禄堂开始有师父选徒弟的传统,这样更有力不误真正习武弟子,孙氏武学门向来选弟子是很严格的。如今,情况不同了,社会的发展、变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淡化使拜师这一庄重、严谨的事变的轻描、草率。目前,好多是口头向老师提出申请,老师愿意就可以了,当然,也有的是老师发现“苗子”后要收学生为弟子。不管怎么样,徒弟敬仰师父,师父相中徒弟这是个缘分。
(二) 拜师(收徒)仪式 履行收徒手续
首先要策划一下拜师仪式的时间、地点、规模。选一个适合拜师收徒的吉日。
拜师仪式的规模可大可小。大者,张扬一些的,场地可设在剧场、会议厅、大酒店甚至广场,邀请国、内外名流、同门嘉宾及各级领导、亲朋好友,各类、各级的新闻媒体记者和文艺名人表演等,好多桌酒席,花费数万元;小者,想低调一些的,可在小饭店及家庭中,请仨俩个见证人或在家中只有师徒二人,办几桌简单的酒席或只有师徒二人吃顿饭甚至有的在不具备吃饭的条件下,徒弟向师父行大礼后写下《拜师帖》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拜师仪式无论规模大小,形式怎样,但一定要突出体现庄重而喜庆,不可轻视、戏亵。
“拜师仪式”和“收徒仪式”虽名字不同且性质是内容是一样的,但角度且不同了。拜师是站在徒弟的角度的,比如,某某要拜师,拜师场地的正方要可写上这个弟子要拜什么学术和第几代传人某某师仪式,拿孙氏武学拜师为例: “XXX拜孙氏武学(或孙氏太极拳)第X代传人XXX师仪式”。这种情况一般是弟子经济条件较好,自己拿出费用将拜师仪式办得张扬一些。另一种是以师父的角度即收徒仪式,就是师父出费用办仪式,标题应:“孙氏武学(或孙氏太极拳)XXX收徒仪式”。
1、拜师仪式的准备工作
在策划好拜师仪式,选择好拜师的日子后,要做好场地、人力、物力、嘉宾的准备工作。
(1)首先通知远道的嘉宾、领导,让客人提前安排好行程。
(2)拜师场地的选择及布置。场地的大小、档次取决于拜师仪式的规模即参加的人数、档次及费用。有的是拜师宴和拜师仪式在一个地方,有的是拜师仪式和拜师宴各一个地方,都可。拜师仪式现场要突显庄重而喜庆的主题基调。正前方也就是舞台方布置要醒目,突出主题,让人一看便知怎么一会事。豪华的可做彩色喷绘背景,正中上方喷绘或悬挂祖师(爷)画像,往下悬挂师爷画像。背景喷绘一侧要有师父的艺术或练功图像但一定不能太突显而淡化了于正中祖师爷画像。也可以租用LED大屏幕,做好电脑数据届时播放,但要注意协调好与祖师画像的位置。现在大多是做一横幅字联,这样更节约一些。在背景祖师爷画像下前方再摆放铺有红色台布的案桌,摆放上香炉、焟烛、供品、花等。
(3)物品的准备。
A、准备好一式两份的《拜师帖》,师、徒各保留一份。根据新入门弟子数量准备(按理说应该有准备新入门弟子做,现在好多是师父统一做)。《拜师帖》档次高的可在广告公司门市订做,自己也可将红色证书上、聘书改制或用红色纸张书写。内容及格式以孙氏武学拜师为例:
我敬仰孙氏武学(孙氏太极拳)第X代传人XXX先生品德高尚、武艺精湛,自愿拜在其门下,习练孙氏武学。尊师重道,孝敬师父,谨遵师训,报效国家,恪守武德,刻苦锻炼,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孙氏武学,为人民造福。
拜师人:XXX
授业师:XXX
到场领导:XXX
武术家:XXX
引见人:XXX
见证人:XXX
例二:
我久慕XXX德、艺,承蒙先生允纳门下,愿执弟子之礼,谨遵师训,恪守武德,刻苦练功,秉承孙氏武学,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诚具名帖,恭行拜师大礼!
拜师人:XXX
授业师:XXX
引见人:XXX
见证人:XXX
以上就是基本内容和格式,只要写明师父(授业师)徒弟姓名,写明所学什么学术和技艺、几代传人以及引见人、见证人等就可,当然也可写上师训警句什么的。
《拜师帖》的填写,如果所收弟子较多,仪式规模大可在举行仪式前填写,让拜师人、授业师、引见人、见证人等签上名字。
B、拜师礼金(亦称压帖礼)。这个是有要拜师的弟子准备。金额多少历来没死规定,可根据当地消费水平和徒弟经济状况而定。几个弟子也可统一数额,也可自愿数额不等。一个真正能称为师父的人是不会太再意礼金多少的。就是那些为了敛财或本身技艺也不怎么样的人视钱传艺,视钱收徒。但是徒弟有能力的也不要太对师父刻薄了,因为,成为弟子就终身不再收学费了,另外,老师办收徒仪式要花费一些钱的。(在一线城市办一桌拜师宴最低一千好百元,而在一个县里或镇上办一桌几百元即可)。这也体现了你尊师重道的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只要对师父真诚、尽心、尽力了就可以了。
C、师父回赠弟子的信物。信物要与所传授的学术有关的东西,如书籍、光碟、器物等,如果是武术可送器械类的,在书上要师父签上名号并写明赠XXX弟子入室纪念什么的。器物上最好也刻上有关拜师内容,如简洁的师训警句和师徒名子。
D、如果拜师仪式规模宏大,根据拜师环节配上合适的音乐、音效烘托气氛,如求更好也可提前找专业人士拍摄制作一段有关师父及前辈或同门精湛技艺的视频(VTR),在仪式上插播。
E、拜师仪式现场除了准备好祖师画像、背景、贡桌、红台面、香炉、贡香、焟烛、贡品(水果、素食品)花等外还要准备托盘、小茶杯(给师父敬茶用)。
F、嘉宾的胸花、签到薄、笔。
G、现场门口要做一块“易拉得”标示牌。
2、拜师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备。
(1)拜师仪式的总指挥。大规模的拜师仪式一定要有个位总指挥,也就是相当于总导演。有总指挥安排负责台上、台下的工作人员。
(2)拜师仪式的主持人。也就是拜师仪式的司仪,这个主持人最好是具有演说表达能力的门内人,既能将拜师仪式有机的、流畅的串联下来,控制节奏、烘托气氛又懂得门内的拜师规矩。
(3)催台员。即负责组织、催促下一仪程所需的人员、物品就位于上台口也就是舞台下左侧口。
(4)服务人员。要指定两名服务人员分别站在师父两侧后方帮传递《拜师帖》和礼品。
(5)服务小姐一位。向师父敬茶时端茶托盘上场,要站在师父和弟子的之间以不挡观众及摄影师的位置为佳。
(6)如果有灯光、音响、大屏幕视频的话要配置相应的灯光、音响师。
(7)嘉宾、弟子代表讲话人一定要提前定好,千万不要在现场推推脱脱给人的感觉太不正规。
(8)新闻媒体。摄影师、摄像师采编人员,为宣传,留下珍贵的资料很重要。
3、有关人员服装的设计。
(1)师父和师母要根据学术行业穿着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大气、庄重而喜庆格调的服饰。
(2)新入门弟子也要穿着与其学术吻合的民族特色服。如果更上档次其他老弟子、学生统一服装更好。
四、仪式前对准备入门弟子的“门规”和拜师礼节培训
(一)对新入门的弟子“门规”培训一定要做,尤其是对拜师意识的淡化的今天尤为重要(尽管提前大多准备入门的人已经了解了一些“门规”)。这项事要有一位新入门弟子的长辈(师叔、师伯、师爷)来担任。要给准备入门的弟子讲明怎样尊师重道,习武守德,怎样孝敬师父,团结师兄弟以及入门弟子相互称谓等规矩。还要培训拜师仪式上的行礼、上香等规矩。
五、拜师仪式的排练
拜师仪式的排练也就“走场”。为了保证拜师仪式的规矩而流畅的进行,大型的仪式必须有这个环节,这项工作可在前一、半天进行或临近仪式前进行。让每个上场的人及台下音响、灯光、催台员、准备物品的人等工作都要清楚自己的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明白各有关人员怎样相互的协调配合。小型的仪式也就没有必要这个环节了。
六、拜师仪式的议程
(一)主持人上场(若主持人是门内弟子要先向祖师爷行礼)宣布XXX收徒仪式开始并作开场白。
(二)致辞
1、授业师致辞
2、各级领导致辞
3、嘉宾致辞
(三)嘉宾献贺礼
(四)授业师上场
1、介绍授业师
2、授业师向祖师上香、行大礼
(五)新入门弟子上场并作简介
(六)新入门弟子向师父行大礼、顶递《拜师帖》、敬茶,师父回《拜师帖》和礼品(人多要分组依次进行)
(七)授业师带新入门弟子向祖师上香、行大礼
(八)全体门内弟子向祖师上香、行大礼(人多也可只鞠躬)
(九)授业师作《师训》
(十)新入门弟子代表作表态发言
(十一)献艺表演
1、嘉宾表演(若干)
2、授业师表演
3、弟子表演(若干)
4、文艺表演(可有可无)
(十二)合影留念
1、新弟子与师父(母)
2、新弟子、师父与见证人,引见人,领导嘉宾
3、全体师徒及与会人员
(十三)拜师宴会
1、授业师在宴会开始前作一个祝酒辞
2、宴会席间师父要带领新入门弟子与各桌嘉宾敬酒并将嘉宾介绍给弟子
3、老弟子有大师兄(姐)带领与嘉宾敬酒
这是一个比较完整和规矩、大型的拜师仪式议程,如果小型的,简约的,就只有上香、行大礼的顶《拜师帖》就可以了。
七、 拜师礼仪的规矩
(一)拜师仪式现场祖师的画像要悬挂在舞台背景的上方中央。供桌最好不低于人的腰部,用红台布铺面。
(二)行大礼。三拜九叩为大礼。参照道家行礼方式。其过程是:面对祖师画像或师父(母),在跪垫前两脚跟相对约10厘米,立正,双手自然下垂两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相抱,左大拇指插入右手心内(手型称“太极诀”)举到与嘴相平,左手捂心口,右手心朝下扶垫于前方随着双膝跪在垫子上,伏身时左手搭在右手上成十字手状,将头上额磕在双手上,连续嗑三次,然后左手捂在心口处起身(这就是一拜三叩)。这样反复三次就是“三拜九叩”了。有人说给师父一拜三叩,给祖师要三拜九叩这也有道理,师父毕竟比祖师爷低辈儿。在拜师现场师徒向嘉宾可行武术抱拳礼。
(三)敬香(也称上香)
师父给祖师敬香可上三枝,弟子敬香一枝即可。敬香时,将香点燃后,若香有明火要左右摆动将明火搞灭,不可用嘴吹,双手将香举过头顶用左手将香插入香炉中间。
(四)顶递《拜师帖》及压帖礼
1、弟子双手将《拜师帖》及压帖礼(压帖礼在放上面)双手捧在胸前走向师父,离师父两步远时停下将《拜师帖》和压帖礼双手举过头顶,弯腰躬敬地递给师父(也可右腿跪下)师父也要用双手接过。
2、敬茶。也叫改口茶,从今后由叫老师改叫师父。给师父敬茶时也要站在距师父两步处弯腰鞠躬式的敬茶,并要说:“师父(母)请喝茶”。
(五)师父回帖和赠弟子礼品时要双手递给弟子,弟子要弯腰双手接过礼品。
(六)合影照像时,师父(母)要坐在前排(平时照较正规的像也要让师父坐着并在前排)。与嘉宾、领导等众人合影时师父(母)与重要领导、嘉宾在中间,弟子们决不能抢位子。平时在旅游和赛场什么的让师父在中间位置即可。
八、拜师后的关系及礼节
(一)师父要象父亲一样关爱弟子的做人、学艺、生活、工作等;弟子要对师父象父亲一样尊敬、孝敬(无论弟子站将来有多么大的出息);师兄、弟、姐、妹之间要象亲兄妹一样相互关爱(结拜就是义结了金兰)。
(二)弟子之间的称谓。根据传统规矩,无论年岁大小,先入门者为大,后入门者统称前入门者为师兄、师姐,相反为师弟、师妹。同一批弟子,按年龄、生月日,长者为师兄、师姐。弟子与师伯、师叔的徒弟相称也是按入门先后、生日年月称师兄、弟、姐、妹。
(三)根据传统规矩,拜师后的礼节。“三节两寿”(端午、中秋、春节,师父、师母生日)弟子要必到,礼品不论多少要有(对于外地的弟子不可能每节必到,能到的就到,不能到的师父也不应埋怨,有时间就来探望师父就可以了)。对师父身体及生活要关心,师父家中有事要到。师父与弟子和师兄弟姐妹之间,家中有喜、丧等事要相互来往。
(四)关于拜多个师父
根据传统规矩,同门内只能拜一个师父,跟师门内任何人学拳(师爷、师伯、师叔、师兄弟、师姪等)都可以,但不能再拜其为师父,如果自己的师父已故,可以再拜同门的师父。如果,弟子拜师后认为师父不称职也可以申请退出该师门,双方当场销毁《拜师帖》;师父认为弟子欺师灭祖及违犯师门师规可以开除其门下,逐出师门,当面销毁《拜师帖》。如果拜其他门的师父只要争得现在的师父同意就可。
以上所讲,是过去较为正规或者是应该做到的传统规矩。
我对当前拜师活动的一点看法
现在人们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了。主要是这些年传统文化被破坏的太利害了,加之人们接受外来的多种信息的冲击,人们思想浮燥,既得利益严重,人情淡薄,师父轻率收徒弟,徒弟盲目拜师父,事后发觉弟子是庸才,师父是虚名,关系落得或不欢而散或名存实亡。该给师父的做的礼节都不做,师兄弟之间有什么事也不来往。徒弟爱学不学,在外做什么也不管这还算什么师徒,还算什么师兄姐妹!还算什么“师徒如父子”!因而就失去了拜师的意义,只能说是学艺了,我在这方面也是有过错和教训的。
社会的变革与几十年前不同了,不能太死板教条的按过去的规矩做。只要师徒双方尽心尽力,尊师重道,互尊互爱就好。远道的弟子,对于师父的“三节两寿”不方便到,打个电话也就可以了,什么方便的时候什么时候来即可。1982年孙剑云老师在河北组织拜师就是只让给师父三鞠躬,只让弟子们在一张纸上签个名字就可以了。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现在逐步的恢复了传统文化中拜师形式,我们就应该尽力按传统规矩做。当那一天国家又不让这样做了,我们就停止,拜师也要与时俱进嘛。
我们首先应该慎重对待拜师这件事,这是个较为庄重的事,也可以说是一件神圣的事,不可轻率,不可亵渎,我们的祖师在天看着呢(信不信由您)既然传承老祖宗的传统,那么,我们就应该差不多的这样做。其次,不要只图一个拜师的形式。要让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就是以传艺、传德为主要内容。当然,把收徒仪式做的大、做的张扬一些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弘扬自己所传承的技艺是对的。需要注意的是弟子在选师父前一定要慎重,深思熟虑,审视一下这个师父艺、德是否可以,切莫“有病乱投医”,不要只图虚名,弟子入了门就要遵门规,要学到些东西(功夫),不只想吹牛我是XX的弟子,是第几代传人等,(在过去,最多也只能算是个记名弟子);师父在收徒前也要对想入门的弟子进行一段时间的考验、观察,不要太草率的、什么人都收或给钱就收,可以肯定的说,凡是这样的“师父”本身是对自己技艺的不自信,对祖师所创的学业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只能误人子弟,所以不要只图自己有多少多少弟子或收了多少钱,而要教人家点东西。所以说,拜师是为了更好的中华文化的传承,切莫让“拜师”变质,变味。
附孙氏武学师门《师规》
孙氏武学门规《师训》
一、 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及孙氏武学。做人以诚为本,为人正直、正派,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夫妻恩爱。
二、 尊师重道,遵守门规,听从师父正确教诲,恪守“师父如父子”规矩,遵循孙禄堂宗师“习武务以德为先”“满招损,谦受益”训诫。习武守德,讲口德,讲手德,尊敬师长前辈,团结同门师兄、弟、姐、妹,摒弃门户之见,团结各门派武林朋友,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 刻苦、认真、虚心学习、钻研孙氏武学和有关拳术,不断提高武学水平,完善自身修为,继承、发扬孙氏武学,为光大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四、 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五、 若弟子有欺师灭祖或违犯上述者,经教育不改者将清理门户,逐出师门,公开解除师徒关系。
孙氏武学弟子习武“十戒”
一戒轻师;二戒忘义;
三戒逞斗;四戒欺人;
五戒酗酒;六戒赌博;
七戒吸毒;八戒戏色;
九戒炫耀;十戒无礼。
孙氏武学师父教拳原则(五不传)
不知珍重者不传;
人品不端者不传;
人无恒心者不传;
好斗心恶者不传;
招摇轻浮者不传:
上面一组照片是胡俭雷为镇江孙氏武学第三代传人霍培林先生策划并主持的收54位弟子,参加活动者达数百人,是一个大型的收徒仪式案例。
上面三幅照片是胡俭雷先生在上海举行的中型规模的收徒仪式案例。
上两幅是北京孙氏武学第三代传人刘树春先生举办的中型收徒仪式案例。
上两幅照片是江苏太仓孙氏武学第三代传人沈宝发先生举办的中型收徒仪式案例。
上两幅照片是国际孙禄堂联合会主席李斌先生在深圳举办的中型收徒仪式案例。
这幅照片是孙氏武学第三代传人戴建英在保定举办的中型收徒仪式案例。
上两幅照片分别是孙氏武学第三代传人刘树春、胡俭雷在北京和山东日照举办的小型收徒仪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