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云老师走过了平凡而伟大的九十年,驾鹤西去,给我们留下了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宝贵遗产。我们孙式太极拳的门人弟子肩负着认真继承优秀传统、不断发展创新太极拳的历史任务。
一、幼承庭训,为武林女中豪杰;生活坎坷,重亲情笑面人生
孙剑云老师自幼修成很深的文学底蕴,至今仍能背诵《四书》、《五经》,高兴起来,还引经据典,讲述古人的故事。她送给徒弟书时,总是写某某"贤棣",而贤棣是什么意思呢?孙剑云老师说:"古代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这是入门为贤人,未入门为弟子的区别。跟我学拳的人成千上万而入室为徒弟不过百人,对徒弟的爱称是为贤棣。"孙剑云老师得其父真传,加上自己的努力,文成武就,成为一代女中豪杰。在父亲孙禄堂逝世之后,她举起"孙式拳"这面大旗,一扛就是六十多年,在武林界享有盛名,扬名海内外。
孙剑云老师不仅自己天天习练孙式拳,著书立说,而且“桃李满天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早些年,孙剑云老师总是在国内云游授徒,参加各项比赛表演活动,担任裁判工作,并亲自下场表演。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武术工作,也很重视前辈的传人。1957年举行全国第一届武术比赛,孙剑云老师被聘为新中国的第一位武术女裁判。国家体委老主任贺龙元帅对近代武术史十分了解,在见到孙剑云老师时,说,你要好好地继承你父亲的东西,你父亲一生不容易,他文武兼备,德艺兼修。你要把你父亲用用文言文写的书,改成白话文,好让广大群众看懂,并跟着习练。老师为元帅对中华武术的关心爱护,尤其对孙式拳关爱得如此具体而深深感动。不久孙剑云老师就把孙禄堂的《太极拳学》一书整理成白话文,写成《孙氏太极拳》一书于1957年出版发行。1983年,在人民大会堂,孙剑云老师参加了关于“武德”的座谈并发表演讲后,李梦华主任对孙剑云老师说:“为了更广泛推广太极拳,你要尽快编出孙式太极拳简化套路”。孙剑云老师立即着手对传统套路进行简化,去掉原套路中一些重复的动作,保留了原套路中身、手、步法及承接转换的规则,同时完整地保留了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将原来的九十七式简化成三十五式,并在1983年当年在《武术健身》杂志上发表。孙剑云老师先后又编写了《形意八式》《纯阳剑》《孙氏太极拳特点和要求》《孙氏太极拳、剑》《孙式太极拳诠真》等书,并且又把孙禄堂老师的《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和《八卦剑学》五本文言著作加以点校,并改成简化字编辑出版了《孙禄堂武学录》一书。
孙剑云老师出生在一代武圣之家,她还未出世,家里就准备好伺候的人了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当年也是过着张口“张妈,给我拿毛衣”,闭口“李妈,我要喝茶”的生活,不知生活困苦为何物。后来父母相继过世,国家处于动乱时期,民不聊生,孙剑云老师也被迫挑起了沉重的生活担子。母亲去世时,孙剑云老师的大哥、三哥都已过世。在二哥、二嫂、大嫂及师兄弟商讨家事时,由于世俗观念,对大哥的姨太太及其四个幼儿的安置上,有人就提出:“给他们四百大洋,一个孩子一百,领着走。”孙剑云老师当时认为,大哥的姨太太是清皇族正黄旗出身,让人伺候惯了,家务活都不会干,养活自己都难,何况带四个幼儿呢?孙剑云老师说:“我不能让人家戳咱脊梁骨,让人说:‘瞧瞧,孙禄堂的后代流落街头。'爸爸刚过世一年,妈的灵还没有出堂,不能这么办。”“那怎么着,谁要?!”孙剑云老师说:“我要!”大哥的姨太太当即跪下了,感激涕零,说:“你这么年轻,以后要结婚怎么办?”孙剑云老师说:“为了大哥的几个孩子,我不结婚了……”不到三年,大哥的姨太太也去世了。为了抚育四个孤儿,孙剑云含辛茹苦,独自拉扯着这几个孩子,他们都在孙家长大了。其师兄赞扬孙剑云说:“师妹抚育四孤成人,须眉有愧。”孙剑云老师在六十年代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主动找过她的侄儿们联系,以求报答。而是侄儿们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姑姑的下落,才得以重叙亲情。
孙剑云老师困难时,给人当过保姆,看过孩子、做饭……什么活儿都做过。她说:“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出卖劳动力,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不丢人!”孙刽云老师不贪财,当时保姆一月30元,她只要10元,够交房租水电费就行了。惟一的条件是休息日要有一个教徒弟们学拳的时间。
孙剑云老师克己待人,助人为乐,她原来住在一套两间的大北房,后因某学校教师结婚登记后,只有一间4.7平方米的小屋,夫妻无法搬进去住。孙剑云老师知道后,竟然无偿与之交换,自己搬进这4.7平方米的小屋,一住就是十年,直到有关单位分给她如今住的一室一厅的单元房。4.7平方米的小屋,在唐山地震时,几乎要倒塌,房管局就东支一根棍、西加一根棍,弄得小小一块床铺也靠不了墙,只好让侄儿们“改造”床板,才勉强使之靠在墙边。这块床板至今仍然留着,也算是个对往事的纪念吧。孙剑云老师说:“斗室堪留知己,杯茶尽可谈心。”虽苦犹乐,笑面人生。
孙剑云老师从小不贪吃、不贪财,穿着朴素,什么样的苦也不怕。每日三餐有烧饼咸菜就很知足。她吃得很少,以素为主。从小就只吃个五六成饱。这种半饱的生活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也成了孙剑云老师的养生之道。
孙剑云老师对待她的徒弟们爱护得无微不至。到孙剑云老师家里来学拳,赶上吃饭就管饭,因此,哪个徒弟吃素菜,哪个学生不吃姜,不吃香菜,哪个徒弟爱吃花生米,哪个徒弟爱吃辣椒,哪个徒弟爱吃茄子等等,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孙剑云老师热情好客,不仅有很多武术界的朋友,而且也有其他行业的朋友。1998年,歌剧《图兰朵》在北京紫禁城太庙实景演出,男高音卡洛·阿莱马诺携夫人拜访孙剑云老师,请教太极拳拳理与歌唱时的吐纳有什么相似之处,谈得无拘无束,甚至还和孙剑云老师练起了推手。最后,他和他夫人对唱了意大利歌剧原段来答谢孙剑云老师对他们的接待。孙剑云老师教徒弟,从不讲条件,也不靠设馆教拳敛财。时下市场经济,什么都讲钱,孙剑云老师看不惯这种行为,因为有些东西不是以钱的多少来论价的。她说:“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怎么可以变卖呢?!你们谁喜欢练孙式拳,我就教你,你要拿钱买,那不行!你说孙式拳97个式子, 我不知道是卖两块钱一个式子还是卖五块钱一个式子?!”孙剑云老师一生坎坷,从钱财上讲,可以说她一贫如洗。但她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 二、耕耘武林,大江南北遍足迹;德艺双馨,发扬光大孙式拳
1957~1963年期间多次担任全国和北京市武术比赛的裁判工作,并担任北京市形意拳研究会首届会长,担任北京市孙式太极拳研究会多年的会长。在1982、1984年,她参加了南京、武汉两届国际太极拳表演,其功架纯正、内涵丰富,受到武术界人士的好评。1985年,孙剑云赴日本赛表演太极拳,在东京、大阪等七个城市讲学,受到日本武术界的高度重视。《孙氏太极拳》一书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行。1988,在广州举办了孙式太极拳骨干培训班。1991年,在蒲阳国际传统武术大会上,任主席团成员,并被赠予"桃李成蹊"匾幅。同年,还出席了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任主席团成员,下场表演,并作了"读孙式太极拳"的演讲,后收入《太极名人谈真谛》一书中。以后历届联谊会,孙刽云老师都作为特邀嘉宾,多次出席并参加表演。1992年,中国武协及中国武术研究院在北京体院召开太极拳推手研讨会,孙剑云老师以耄耋之龄应邀前往,并与到会的诸位名家进行推手交流,在场名家对她推手功夫的技巧精湛,功力浑厚无不叹服。孙剑云老师1982~1993年,曾两下广州,六赴江南,数出关外,授艺教拳,为武术的普及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94年,孙剑云老师随著名武术家、北京武术院院长吴 彬赴香港,参加国际武术观摩大会,在大会上表演了孙式太极拳,吴 彬院长赠联曰:“年高体健惊四座,身轻步捷成明星。”1995年,在全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孙剑云老师在拍摄《孙式太极拳、剑》光盘中,边练,边讲,连草稿也没有,一切都烂熟于心。套路中的一投足、一举手,都深深印在她的脑海中,就像计算机的存储器一样,随时调出来,随时就用。86岁高龄竞能滔滔不绝边示范边解说,思维敏捷,可见功底之深厚。孙剑云老师近80年的习拳教拳生涯中,慕名来学拳拜师的人很多,但她择徒很严,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熟悉后,还得有一两个师兄弟引见。她无门派之见,别的门派来学孙式拳,必须征求原来师父的同意,以示友好。孙剑云老师说:“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先父孙禄堂先生聚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于一炉,创孙式太极拳,就是博采众长而创之。”她的择徒标准,也就是孙禄堂先生的择徒标准:“如果你为了锻炼好身体,我教你绰绰有余,要争天下第一,你就另请高明。”孙剑云老师以她高超的拳艺和人格魅力吸引着中外太极拳爱好者。
孙剑云老师说过,她有两个愿望要实现,才能自我欣慰。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就是编辑出版包括孙禄堂老师的五本武学著作,即已经出版的《孙禄堂武学录》。第二个愿望就是给孙禄堂老师造个塑像,作为对先父的怀念,并让广大孙式拳爱好者有个瞻仰的地方。2001年6月,在孙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永田的统筹安排组织下,众弟子集资齐心协力协助我在北京市海淀区温泉百亭公园建造太极老师孙禄堂纪念苑,由中央美院蔡自松教授精心塑制铜像以志永久纪念。
三.果断决策,确立第三代接班人;遵照遗嘱,继承发展孙式拳
著名武术家、原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顾问刘学勃老师代表北京市体育总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北京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北京武术院和北京武术界同仁10月6日在保定市“孙剑云先生告别仪式”上的讲话中讲到:“著名武术家孙剑云老师担任过多年的北京市武协副主席,是北京市武协顾问、北京市形意拳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北京市孙式太极拳研究会多年的会长。她老人家为北京市武术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剑云老师以其尚武崇德的高尚品德,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赢得众多海内外武术爱好者的敬仰。”“孙剑云老师在临终前写下了再次确立孙永田为孙式太极拳第三代掌门人的遗嘱,这是十分明智的。孙永田年富力强,德艺双馨。我们相信孙永田同志一定不会辜负孙剑云老师的良苦用心,团结同门,把孙式太极拳的发展推向更新的阶段。”早在1995年初,孙剑云老师就做了一件令武术界瞩目的事情——确立了蒲阳孙门同学会第三代掌门人。1月8日在北京梅地亚宾馆举行了"庆祝孙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确立第三代掌门人"大会。中国武术协会和北京武术界有百余位领导和武术家出席。孙剑云老师向大家说:“先父说过‘拳非私有,惟德者居之'。这句话让我信守终生。我的拳学技术,于先父万不及一,但我继承了父亲的德,不管多困难、多么穷,始终不敢离开‘德'字一步。”根据“德”字当先的原则,她确立了孙永田为第三代掌门人。孙永田与孙剑云老师同姓不同宗,毫无血缘关系。孙永田1982年从孙剑云老师习拳,他武德好,热情助人,能团结人,年富力强,有利于孙式拳的发展。孙剑云老师为孙永田写了八个大字"宽容忍让,德艺双修"。要求孙永田要宽厚待人,遇事能忍耐,门里门外都要谦让,当然不谦让坏人。要为人师表,德在先,艺在后,有德无艺也不行。要德、艺双修。孙剑云老师说:"先父把门户之见打破了,我孙剑云更应该这样做。"这对武术的发扬光大,走出国门,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对那种拳属私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观念也是一种挑战。
90岁高龄的孙剑云老师在临终前写下了再次确立孙永田为孙式太极拳第三代掌门人的遗嘱。
“天下太极是一家”,更何况孙式太极拳!?我们一定要遵照孙剑云老师的遗嘱,团结起来,共同做好继承孙式太极拳,不断创新发展孙式太极拳。我们诚心愿意和各界武术爱好者一起面向未来,弘扬中华武术,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