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伟
孙禄堂先生《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八卦剑学》有关无极和太极的论述
《形意拳学》中的无极学和和形意虚无含一气学
《形意拳学》形意无极学
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但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死。于此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惟圣人独能参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初归元,保合太和。总不外乎后天五行拳八卦拳之理,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而能生一气者是也。
第一式
起点面正,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式。此式是顺行天地自然之道,谓之无极形式也。
总纲 无极图
形意虚无含一气学
虚无者,〇是也。含一气者φ是也。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础也。将动而未动之时,心内空空洞洞,一气浑然,形迹未露,其理已具,故其形象太极一气也。
第一式
起点半边向右,两手下垂,左足在前,靠右足里胫骨,为四十五度之式。内舌顶上腭,谷道上提,此式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逆运先天真阳,不为后天假阳所伤也。
《八卦拳学》中的无极学和太极学
无极形式者,当人未学之先,心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举动之间,但由天然之性也。而旋转无度,起落无节,外失诸修,内失诸养,知顺之所往不知逆之所来,以至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死,往往归于无可如何之地。是摄生之术,讲求无方,良可慨也。惟圣人知逆运之机,修身之本,还元之道,总之不外形意、太极、八卦诸拳之理,一气伸缩之道,明善复初之功,求立于至善之极点,以复先天之元气,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可与后世作法,亦可为万物立命,此之谓无极而生太极之式也。李东垣先生曰:人自虚无而生神,积神而生气,积气而生精,此自无而之有也;炼精而化气,炼气而化神,炼神而化虚,此自有而之无也。拳术之道,生化之理,其即此意也夫。
第一节.无极学图解
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两足如立在空虚之地,动静不能自知也。静为无极体,动为无极用。若言其静,则胸中空空洞洞,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也。若言其动,则惟顺其天然之性旋转不已,并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也。然胸中虽空空洞洞,无意向思想之理,但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混沌沌,清浊不分。惟此拳之形式未定,故名谓之无极形式也。此理虽微,但能心思会悟,身体力行到极处,自能知其所以然也。
《八卦拳学》太极学
太极形式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左旋之而为阳,右转之而为阴,旋转乃一气之流行。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也,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阳则阳,时阴则阴,时上则上,时下则下,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不立,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也。这一点子即是拳中左旋右转,开合动静,阴阳相交之中枢也。中枢者为人性命之本,造化之原,丹田之气,八卦拳之根蒂也。此气是天地之根,阴阳之母,即太极是也,故两仪由此而生焉。
《太极拳学》中的无极学和太极学
《太极拳学》无极学
无极者,当人未练拳术之初,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混混噩噩,一气浑然者也。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秉阴阳之性,本有浑然之元气,但为物欲所蔽,于是拙气拙力生焉,加以内不知修,外不知养,以致阴阳不合,内外不一,阳尽生阴,阴极必敝,亦是人之无可如何者。惟至人有逆运之道,转乾坤、扭气机,能以后天返先天,化其拙气拙力,引火归原,气贯丹田,于是有拳术十三势之作用,研求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而能生太极者是也(一气者即太极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盻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亦即八卦之理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盻、中定也(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上述之四正四斜为十三势,此太极拳十三势之所由名也。其中分为体用,以太极架子,进退顾盻定言,谓之体。以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言,谓之用。又或以五行谓之经,八卦谓之纬。总而言之,曰内外体用一气而已。以练架子,为知己功夫,以二人推手,为知人功夫。练架子时,内中精气神,贵能全体圆满无亏。操练手法时,手足动作,要在周身灵活不滞。先达云:终朝每日长缠手,功久可以知彼知己,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矣。
第一节 无极学图解
起点面向正方,身子直立,双手下垂,两肩不可往下用力,下垂要自然,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用力抓扣,两足后跟亦不用力蹬扭,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手足亦无往来动作之节制,身心未知开合顶劲之灵活,但顺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已。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视,伸缩往来,进退动作,皆无朕兆。
《太极拳学》太极学
太极者,在于无极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其气之隐于内也则为德,其气之现于外也则为道。内外一气之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阴阳。故拳术之内劲,实为人身之基础。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内家拳术。名称虽殊,其理则一,故名之太极。
古人云:无极而太极。不独拳术为然,推而及于圣贤之所谓执中,佛家之所谓圆觉,道家之所谓谷神,名词虽殊,要皆此气之流行已耳。故内家拳术,实与道家相表里,岂仅健身体、延年寿而已哉!
《八卦剑学》中的无极剑学和太极剑学
《八卦剑学》无极剑学
剑学之无极者,当人执剑身体未动之时也,此时心中空空洞洞、混混沌沌一气浑然,此理是一字生这〇,一字者,先天之至道,这〇者无极之形式,是先天一字之所生。人生在世,未尝学技动作自然,是道之所行,是一字也。及手执剑正立身体未动,是一字生这〇也。譬诸静坐功夫,未坐之时,呼吸动作,是先天道之自然之所行,如同一字也。甫坐之时,两腿盘趺两目平视,虽未垂帘观玄两手打扣,而心中空空洞洞无思无想一气浑然,如同〇也。及心神定住,再扣手垂帘塞兑观玄,又如同这
无极图
无极剑学图解
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不可俯仰,两手下垂直,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右手执剑,手为中阴中阳之诀式,剑尖与剑把横平直,左手五指伸直手心靠着腿,两手两足不可有一毫之动作。心中空空洞洞,意念思想一无所有,两目望平直线看去,亦不可移转,将神气定住。此式自动而静由一而生这〇,即为无极形式,内中一切情形与八卦拳学无异,此道执械则为剑,无械即是拳,所以八卦拳学于各种器械莫不包含,学者可与八卦拳并参之。
《八卦剑学》太极剑学
太极者,剑之形式也,无极而生,乾坤之母,左转之而为乾像,右旋之而为坤形,剑之旋转是内中一气之流行也,此理是一字而生这〇。自这〇而又生φ也,这φ当中之一竖,是由静极而生动,在人谓之真意,在丹道谓之先天真阳一气,为慧剑,在形意拳中谓之先天无形之横拳,在八卦剑中谓之太极。此式初动,内虽有乾坤之理,外未具乾坤之象,所以谓之太极剑也。譬诸坐功,由神气定住再垂帘塞兑回光观玄之时,此时剑之初动是万物之母,是以此剑不必格外再用内功之气,剑之动作规矩法则,无不是内家拳术之道与丹道学之理。丹书云:慧剑可以消身内之魔,宝剑可以避世上之邪。
二、
无极是什么?
练拳,孙老总是先说无极
无极是什么
那种状态,就像练到你有时候到外面玩
陶醉在大自然,融化一般
呆呆的陶醉与大自然
你静天地世界也静
虽然风动树动,但是对你来说都是你的静的感知感觉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所以慧能见到别人争论
说是风动还是幡动
慧能说
是心动
不说风动幡动
练拳是动中求静
呵呵,有时候人就是呆呆的
什么都不想,心里空空的
真气洋溢四肢百骸
呵呵,为什么山里老人能活百岁
大概这种状态的无极
“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
这是孙禄堂老先生在《形意拳学》中《形意无极学》中说的
再看《太极拳学》
“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养生之元气,不仰不俯,不偏不倚,和而不流,至善至极,是为真阳,所谓中和之气是也。其气平时洋溢于四体之中,浸润于百骸之内,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内外一气,流行不息。于是拳之开合动静即根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即由此气而出。开者为伸、为动;合者为收、为缩、为静;开者为阳,合者为阴;放伸动者为阳,收缩静者为阴。开合像一气运阴阳,即太极一气也。”
我们练得是这个一气,不是消耗它
山中老人,养气,但是不知逆运回归丹田
练功的人。是将这些原有的但已经散乱之气回归丹田
有序
息息归性海
所以说气如车轮
就是丹田是中心
以前我讲过这个
说如同自行车车轮
这就是内外如一
这大概就是老先生所说实圈虚圈
虚圈,就是外轮,没有里面撑着拉着,就什么都没有
里面的实圈,没有外面,也无所依无所施
所以内外如一,虚实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