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黑砂掌握练法:
有人教我黑砂掌练法,彼时限于条件没有练,后来年老多前不见古人不愿再练、恐日后失传,录下供有志者参考。
用厚帆布制一个可装满八公斤铁砂口袋,把砂袋放在桌凳上。练时气沉丹田、心不外驰、两足站成弓步、右手掌举到与额同高时,掌顺自然下垂力落到砂袋上,不用 僵力,意想掌是一块沉重的铁块,自天上附下来砸在砂袋上,在掌落在砂袋的同时,意想把砂袋下面的桌凳震裂、上身保持不动,只用手腕和胳膊的自然下垂力击 打。意领丹田气奔泻到手掌,先打掌根处,再打掌刀处,后打全掌。初打要慢,一次25分钟,一天二次。每次最后一分钟进行发力快速击打,一分钟打280次。 20天明显见效、40天就能打断5块砖。每次拍砂袋前,要用药水洗手,以保护筋骨肌腱,可舒筋活血,增长工夫。
药水配法,用花椒8克,干桔皮6克,红花8克,地鳖虫5克,黄酒2克,白酒2两,生锈的铁块5公斤,山西老陈醋5公斤,伸筋草3钱,混合浸泡35天就可使用。
随笔
肘不含劲上肢空,膝不含劲下肢松,腰不含劲全身空。我体会所谓腰含劲主要是气沉丹田脊柱竖起头向上顶,腰隙下塌住劲,带脉鼓荡、胯松下,发劲脚蹬住劲,两胯里根向下按弹簧一样把人发出。
三体式中手臂诀:
前臂斜度与肱同,腕骨高低与肩平、井池双穴离一寸,尺桡,尺桡二骨须相交,前推后缩顺中冷子管,催发劲气到神门。
呼吸。先呼后吸后“吐故”为补。
先吸后呼为“纳新”为泻。
肋如鱼腮,肋开气充,肋提气升,肋沉气降。
太极拳八大特点:
(1)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2)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3)顺冷子管缠丝的螺旋运动;
(4)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螺旋运动;
(5)腰脊带动内外相合节节贯串运动;
(6)相连不断,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运动;
(7)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相济运动;
(8)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相兼运动;
拿法
抓筋、反骨、拿脉、拿劲路。太极拳以拿劲路为主。
规矩
懂规矩、守规矩、脱规矩、合规矩。
松、稳、慢、匀
松:心要静心气放松,关节放松,肌肉放松,松到足心涌泉穴。注意松是内气松沉,不要把重量全压在下肢,尤其不能使小腿和膝盖过分着力,小腹松柔鼓着,气徐徐沉丹田,不能用力冲压丹田。
稳:保持平衡,上身调直,不前俯后仰左右摇摆,下身进退旋转轻灵圆活,自己不失重心,心绪稳定防止精神散乱。
慢:为了调节呼吸,以气运身气畅行无阻,为了深入体会,按规矩纠正偏差,要适当控制速度,但不是为慢而慢越慢越好。慢而不僵不滞保持轻灵。
匀:动作、姿式、呼吸保持均匀,不断劲,运动如抽丝,不时快时慢。要有连续性、节奏性、鲜明性、转换腾挪和谐。
在松稳慢匀基础上逐步向松散通空高级发展。这里的散是指全身散气,向水纹一样扩散开去,丹田气经两腿内侧下行经内踝达涌泉,再由外踝顺两侧上引两胯以意导气向四周散去。要张肘,开胸,松肩。张肘不夹肘翘肘,开胸扩背不挺胸不弓背,松肩不懈肩不压肩,达到全体透空。
十二时辰十二穴点法
本门是由祖孙禄堂善点穴,可惜没有传下来,现代人知道的仅是皮毛。点穴须有高深功力,尤其要练出指抓功。
(1)咽喉穴一子时。(2)百会穴一丑时。(3)对口穴(后颈窝)--寅时。(4)印仓穴(华盖上)--卯时。(5)期门穴(软肋上)--辰时。(6)海 底穴(会阴)--巳时。(7)膻中穴(两乳中)--午时。(8)章门穴(软肋中)--未时。(9)元宫穴(脐下三寸)--申时。(10)灵台穴(背正中六 节椎)--酉时。(11)凤尾穴(尾闾骨上)戊时。(12)腹结穴(软肋下)--亥时
八卦拳拾遗
我老师张玉书教八卦拳时说过一句话:“肩松开气贯全身,前手推,后手坠,前肘对后脚跟,后肘对后脚尖”。
我对推手八法中捋采挒的理解。
(1)捋是向心力,顺水牵羊向后外捋。
(2)挒是离心力,用伸掌用掤劲先横捋再向敌中心线推去。
如敌右手推我左臂,我右手推其左臂两力相等方向相反,对方旋转着跌出。敌伸手打我,搂住敌臂撤步转圈,产生离心力敌亦旋转跌出。挒劲好似机器飞轮,任何东西触到轮上便立即被抛出。挒劲又好像水中旋窝,任何物件投入旋窝立即旋转着沉入水中。
(3)采是抓住敌臂向下拽,但不能使僵劲,而是运用杠杆原理。把敌臂当作秤杆,我的手如同秤砣,敌力大我就向外挪动秤砣,千斤重的物体,只用二斤重的秤砣 便能把秤杆打平。秤砣再加一两,秤杆便不够秤而前倾,这便是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尽管敌臂有千斤力我只要顺敌臂下采其梢节敌但前倾跌出。
什么是力源泉?
假想身体是一个大圆气球,两肩是球内横水平线,百会穴至尾闾是竖线,两线交驻一个十字,十字交叉点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是中心点也叫力源。如果手能推到对方力源上会应声而倒。
开合的内劲
开是伸张,内气通过身形发散出来。合是收回,内气借助身形复原回来。
张玉琮师弟谈身形
头顶要正直,向上虚空,下颏微收,劲项松着微贴后衣领,切忌强项,要保持灵活舒畅。
含胸拔背要使意气内涵,不挺胸,要开胸阔背,中正的支撑八面,脊柱尾闾要在一条垂直线上,不要耸肩翘肘,两肩相平,想像有一个气圈以保持灵活。
坐腕容易僵化,要鼓腕,以中指根部发劲,想像手心中有一个圆活的小气球拳不能握紧。
腰是全身动作的中轴,胯要承受腰转。放松腰胯是全身灵活的关键,想像腰的周围有一个气圈。不能翘臀挺腰。
踝和足是人的基底支撑全身重量,应脚踏实地,两足涌泉与地吻接,足根与足掌自然的与地面接触,除发劲的时候十趾不要用力抓地以免造成足和踝僵滞。
肩圈、胯圈、腰圈须以腰圈为主,肩要沉在腰圈上,膝随腰圈转动,肩胯,肘膝都随腰圈转动全身配合好,这才叫外三合。
慢慢品味,先觉苦涩,后觉香甜,有些道理虽然懂但一定要弄明白否则难以提高。
(1)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必须刚柔相济。
(2)五脏是机器、先天气是启动机器的电源,饮食水谷是内燃机燃料汽油,开动机器产生和电是后天气,可以补充先天气。
(3)大周天是公转,小周天是自传。转的角度大,用的时间就长,速度就慢。转的角度小,时间就短,速度就大。所以九十度就不如转四十五度或三十度甚至触点或圆效果好。
(4)欲前进心想会阴穴,眼神向前下看,身体自然前进。
欲后退,心想祖窍穴(在额头)眼神向前下看身自然后退国。
左顾,意想夹脊穴,往实脚涌泉穴上落。
右盼,右手抬至与乳平,左手抬至肚脐与心窝之间,两手心均朝下,意放膻中穴,微收眼神,顺左食指往下看入地三尺。
中定,如欲稳重心,意想命门与肚脐。
掤劲,如重心在右,意想命门与右环跳穴相合。
捋劲,重心在右,想祖窍与左肩井相合。
挤劲,重心在右,想夹脊穴与右涌泉穴相合。
按劲,重心在右,想膻中穴与右劳宫穴相合。
采劲,重心在右,想右环跳穴与右涌泉穴相合。
挒劲,右手心朝上时,想左脚涌泉向后蹬地,产生上挒上劲。右手心朝下时,想右劳宫穴与左涌泉穴相合。
肘劲,重心在右,想右肩井穴与右宫穴相合。
靠劲,重心在右,想右肩井穴与左环跳穴相合(肩靠),右环跳穴与左肩井穴相合(背靠)。
孙式太极散手含有形意色彩,如起也打落也打,以我为主快攻直取,贴身靠打以短制长,打得远脸对脸,打得美咀对咀,制梢不如打根,打根不如打身,攻守合一以中为主,手防肘攻、膝攻、脚攻,混元一体综合应用。
手见手向里走,五指张开,转手时大指与小指意念相连方向一致。虎扑向敌侧上步,要注意步随身走,两手顺自己中心线起向敌中心线落。沉气时意想丹田有一圆球向小缩向下落,此时发力万夫不挡。
一个方向,一个劲。
不论练拳还是推手都必须强调用意识指导统一行动,集中一点,全身形成一个劲。身脚手统一向一个方向,走同一条路线,使全身的劲力在一个点上发生,所有的动 作都是为这一个劲服务的,先弄懂太极拳每一式都是为技击编排的,每式都带有技击性。只有明白了每一动作的本意才会有意识的把这个动作练成周身一个劲。有人 说拳架子是练功夫的,练好了混身是手,不要追求这一招是干什么的,我以为这是偏见,不明白拳意,就等于盲人骑瞎马,永远也练不好。有了自觉性。一出手,一 抬脚都会放到正确的位置上,长了不行,短了不行,无过无不及正好适中。在某种单义上位置就是劲,这样练一搁就对,一放就是地方。当然要达到一个劲还要善于 用腰,每个动作都离不开腰拉腰送腰带腰转。用腰的同时,先作到下盘稳固有根,只有这样腰才有依托,更好的带动身手脚。明白了每个拳式的技击本意,不可故意 做作,要力求自然。在推手时,两个人一搭手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同时接触三个点,如右手相接,右手与右手一个点,我左手按住彼右肘这又是一个点,彼左手按我 右肘这还是一个点。我必须用意粘住这三个点不使脱掉,然后三点一个方向,一个劲掤去或后捋彼必跌出。
什么叫做懂劲呢?我体会在与人推手时,能摸住对方的劲,然后不丢不顶的随着他的劲走。遇到对方拿我发我,我要立即松开走化。与人搭手,一沾即钻,一钻即 展,展放把人打出去。对方来劲,我要用中劲接住,也叫擎住,在这接手的时候对准中心线螺旋外号出把对方的劲拿住,使其脚尖或脚跟离地,失去重心,稍一放力 便跌出。
欲要人前显贵,必在背后受罪。练好内家拳实在不容易。练者如牛毛,真正练出功夫的如麟角。练拳必须嗜拳成癖,下苦功夫。据说前辈大师们每天练拳三十遍而 且,平时起居坐卧都在练功。不少人每天只练一两趟拳,还经常一天打鱼十天晒网,这只能像做操一样活动身体。练拳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向上登。着熟、懂 劲、神明为三个阶梯。开始下苦功把每个动作练熟,进而知道它的内涵,作用达到着熟。在推手较技中让对方的力不能在我身上发挥作用,而我却能掌握对方力的方 向、大小、速度、随时能让对方陷入背势这就吣做懂劲。与人交手随心所欲,应物自然,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称之为神明。张玉琮与人交手能做到半圈防、半圈 攻、沾手便把人放出去。人所击之点,便是他发劲之点,这中间有许多精细奥妙之处,没有勤学苦练精神的人是永远掌握不了的。
见异思迁与守株待兔
上述两种人难以攀登武术高峰,因为打一枪换个地方,搞的都是半拉子工程,最后是熊瞎子劈包米,一边劈一边扔。如果一种工夫练到一定程度已扎下了坚实基础,为了再上一层楼、也不必在一棵树上守一辈子,可以登山涉水遍访名师。但最无出息的要算那些朝秦暮楚之徒。
搭手怎样才能使对方摸不着劲,我以为主要用中和之劲去接手、所谓中和之劲就是既有掤劲,又不顶撞,不丢不顶的劲。怎样运用中和之劲呢?通过意念感觉只用皮肤去接触对方,其余都以顺中用逆的方法抽缩到腰间。引化对方的劲不可是缩,要掤住转腰。一化即拿,一拿即放。
太极拳推手的基本特点:
(一)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二)以静御动,动中处静;
(三)顺势借力,以小胜大;
(四)以迂为直,后发先至。
太极拳以柔为主,但柔中寓刚,这叫棉里藏针,经常使肌筋骨节处于放松状态,在节节放松的同时还要保持节节贯串,形成整体力。心静才能放松,临敌要沉着,镇 静,即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当然这里边不单是心理素质问题也有拳艺水平问题,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顺势借力说着容易做起难,人的本能就是见力就去 顶抗,结果还是力大打力小,手快打手慢。太极拳则要求顺势借力,对方推我,我不向前顶抗,借其推我之力向后采引。如对方猛力拉我,我不向后挣扎而是顺势向 前或掤或挤或靠。为什么以迂为直,因为技击都是在近距离,走弧线有利于因敌变化,动作敏捷有助于在近身条件下发挥威力。在人体生理上,臂关节转动的速率快 于伸展,而手臂伸展越远,力臂越长,力量越小。走弧线更能发挥离心力和螺旋劲作用这就能使小力变为大力,因为借力才能后发先至。另一方面就是要用意不用力 特别不能用大力。因为:
第一用力大能量消耗也大,体力随之减弱,不利于作持久战。
第二作用力大,反作用力也大,易失去稳定性,而在我顺人背的条件下,不用大力已足以制胜那又何须徒劳力气呢?
第三用力大,惯性也大,容易被人顺势借力。
第四用力大肌筋骨节相对紧张的时间较长,这时人体感受触觉灵敏度也相应减弱,这样就容易被对方乘隙抢攻。
第五客观上存在着小力胜大务的技匚和战术即所谓四两拨千斤的顺势借力方法,所以不主张凭大力去战胜对方。
我们主张后发先至,但不反对先发制人。只要得机得势可以先发,得实不发,那是傻子。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这句话就包含了后先先至和先发制人两种 意思在内。得实即发不占人先不落人后。得实即发,迟了不行,火候已过发也无效。得实即是得机,但得机还必须得势,什么是得势呢?一要使自己处于顺势,二要 对准其裆口,得其重心垂线和底盘窄面。三要不犯双重,遇到对方虚劲蓄势,我当遇虚小心防守。这里所说的虚不是指对方的空虚和空隙。
沾连粘随这四个字是以粘字为中心的,以柔在刚在技术上离不开粘。粘不住但叫丢。力出头便叫顶,用拙力抵抗叫抗,皮球汇气叫扁。推手与治水一样,遇大劲则疏 遇小劲则堵。化劲分为粘劲和走劲两种。粘劲主进,是阴中之阳,柔中之刚,虚中之实。走劲主退,是阴中之阴,柔中之柔,虚中之虚。太极拳论说:粘即是走,走 即是粘。走是为了化敌,粘是为制敌。走不是遇见力就逃跑,而是顺着对方的劲走,自己就像一盘水磨一样,以腰为轴,不管对方如何推挽我都顺着他的劲转动,更 不能手快腰慢,手软腰硬,更像磨一样整体转动。推手讲究引、化、拿、发。引是引出敌力诱敌深入的意思。如遇大个子有稳如泰山之势,必须引之动,因为动能生 隙,导隙击之。将其重心引到支撑面的边缘然后用小力将其击出。遇到搭手对方手臂离自身较近,其蓄劲必充分,此时只能通过引化把对方手臂引向自己一侧。他力 臂一长,力量就小,这时用小力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可擎起。如遇敌手从正面按来,我速用捋 手将其劲引进落空。遇对方持重不动,可用佯攻佯抗等法引出其反作 用力。
走化不是消极防御,走化时存有使对方受我制约的动机,就像两军环山作战一样,你打我走,走了半圈以后用我的前军去打对方后军,有环形的切线把对方打出圈外。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术,这所藏之针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是掤劲。两肘关节要有曲度,合乎劲曲蓄而有余,像强弓藤棍一样有弹性含有掤劲。运化时柔中 有刚,攻击时要刚中有柔。保持掤劲,外形必须圆撑,不致被对方压扁,犹如建筑物的拱形或打足气的皮球。掤劲也体现有备无患警惕戒备。掤劲非用直劲而是用横 劲,含横撑竖裹之劲,着着有劲,劲劲有着,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掤要贺活轻灵,不能死板呆滞。像水捧着船,船不论多重都能被水托起,但体现粘贴而不是硬 抗,船进水让路,船下沉水散开但决不脱腰向前上暗暗送劲,后掤手臂不能软退,而是腰身后退,手仍向前挺掤。军队撤退先留少数人顶着多数人退出阵地,手臂就 如同断后的少数人,腰身如退出的多数人。掤手被捋时,既要舍己从人,如觉其手重有拙力便可乘机以靠。如觉捋劲有断续可急速挤去。按法要以腰为主力,两支手 只起支撑作用,犹如推重物,脚蹬腰推,全身劲整。在按时为了化解对方的挤劲,必须使自己转斜为正的带化,并顺其来势下沉前按。采人如摘子,不可久久采住不 放,一采即须得效,采人如用绳子拉木桩,对方前倾我便由上而下采其上肢,对方后仰我便由下而上的采其下肢。挒法用力学的话说就是:两个平行的力,其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叫做力偶,力偶可以使物体旋转。如大指食指控住一杆笔,一指前搓,一指后拉,这只笔便旋转。挒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两端用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端用力必须相互错开,否则形成两力相抵,反使对方稳定了重心。
(2)既可在其身上两端用力,也可只用一端之力而借用其自己发出的另一端之力。
(3)出手要上下相随,手到步到并以腰为轴,全身劲力完整一气,一般用步或斜步反磁等法封锁对方后退之路。
(4)动作要敏捷,既引出反作用力加速失重又使其动若惊雷突然跌出。
(5)发劲一定得其底盘窄面。
肘劲短促而凶狠,有直顶和横顶之分。撇身撇身捶撇出之前就含有一顶肘。在四隅推手时常用的肘法有:(1)一手采腕,用另一手前臂近肘部向外切截住住对方上 臂的近肘部位。(2)用我采执对方腕部的一手扭腕,使其肘尖向上翻,然后用另一手向下切截住沉压。如对方用此法我被撅臂时,切忌挺伸肘关节硬抗,只须撤步 转身反采便可化解。
靠法名目繁多,有丁字靠,双分靠,背折靠,肩背靠等。凡以肩对胸之靠法,其发落点应在正胸,不可偏于适于转向的一侧,否则易落空。用靠以顺步为得势,在步 法上不论采取查、逼或封套,步要深入。立身正中,作到户胯相合,上下相随,两肩平沉,切忌斜着膀子远别具匠心离撞去。贴身靠是指贴近身体用靠,而不是贴住 身体用靠。关于丁字靠是指对方采捋我一臂,我进步臂先挤后靠,靠时我后手托护在前臂的肘弯处形成了字形。
太极拳是讲究立身中正,保持平衡。这是有科学道理的。人站立时重心在丹田,圆球重心在中心。一根小棒横放在手指上,能平直的呆住手指上那个点但是小棒的重 心。由重心到地面那条无形的直线叫做重垂线。由于地球引力的缘故人身是有重量的,这种重量称为重力。人身各部位都有重力如把全身比作四通八达的玻璃管,把 各部位的重力比作水银,使之可升可降,可轻可沉,可就成了九曲朱节节贯串。我们如能练到全身劲整,一动无有不动,集中全身各部位的重力,用到一个点上,那 可就无坚不摧了。人站立时两只脚外缘联线范围以内的面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是人体底盘。钟座是钟的底盘,楼基是大楼的底盘。底盘面积越大物体越稳。相反如 头重脚轻就不稳,所以要求两脚齐整的踏实,立身中正,向下松沉气注涌泉。在推手中人体的重垂线一定要保持在底盘范围内,以保持人体相对稳定。如重垂线超出 底盘人体便自然倾跌。人是两足动物,不管你怎样站立,底盘总有窄的一面。为了把对方击倒,如他前后站立我从左右的窄面推他。如他站马步我从前后窄面推他, 使重垂线越出底盘倾跌。如觉自己重垂线,越出底盘时可用孙式拳动步相随,步随身换加以调整,或者用联合底盘原理(四上仍稳定如常)当自己失重时用依托技术 向对方靠去,在一刹那间把自己调整好,不可死抱对方不放,形成摔跤。虽然不能使重垂线越出底盘但不要求一定把重垂线始终保持在底盘的正中央,拳加要正,运 用要活。底盘较窄的一面叫做横面,谁得到横便得到了有利的形势。形势虽然有利于我,但缺少可发劲的机会也就是打不着人家也难以取胜。得到打人的发落点叫做 得实,得实就是得到打的的机会,所以得实便叫得机得横便叫得势,人的裆口既在中轴一线又是底盘横面,对准裆口进攻就算是得横得势,发落点放在人体重心以上 部位为好如胸部、头部、两肋等都叫得实得机。若把人想像一个圆柱体,那么发落点务须对中轴上部。如果离重心太近就不容易把对方击倒。
在推手中还必须懂得利用调整重心的高低战胜对方,拳诀说:“人高我高我攻在先,人低我低我攻在后”。其意思是对方身法升高,我就借其上升之力向前竖击。若 对方身法下降,意欲向我进攻,我相应下降,让他先攻,一来为了借力,二来我落得比他低有效的抑制他竖击企图。重心高低各有利弊,重心低稳定性较好,既有利 于防守时封闭又利于时攻时竖击。重心高灵活性较好,防守时身法柔顺,进攻时也能同身法下降的位能转化为动能,重心高一旦被击出底盘,可挽救跌仆的时间长。 假设竖立两根一般粗,长短不同竹杆,它们在同一时间开始倒,而长杆比短杆倒地慢。
练功的人越练内劲越大,但在技击中还要合理用力,懂得如何省力。第一张弛交替,劳逸结合。俗语说路远无轻担,能双手交替应用,比单手连续用力就强得多。第 二以逸待劳,舍己从人,不妄发劲。第三充分利用人体重力和位能。推手中人体不断升降、旋转,两不断划圈,就是利用人体重力和位能作用。
合理运用短劲和长劲。在同一瞬间用掌推按的力量确实不如拳击的力量大,但由于推按总的时间长于拳击。因此,在力的总量上是推掌大于拳击。一辆汽车用拳打不 动,而用掌能推得动。在力学上叫做“物体力量等于力与时间的乘积”。短劲发劲猛,速度快对于敌手出现失重的情况适于用短劲。须知速度快也能产生一种力,如 煤矿从井口掉下一根秫秸因为速度快,便可穿透一个人。所以动手多用短劲,少用长劲。爆发力是人体肌肉在最短的时间里释放出最大的收缩力量,肌肉收缩源于肌 肉放松,越放松,收缩越快,所以把放松叫做蓄劲,骤然收缩便放出爆发力。
惯性分运动惯性和静止惯性。在推手中无原则急利车时,要相应的曲膝蹲身,降低重心,并向前动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当对方向前运动时,我用套腿,粘腿阻挠他 的下肢活动,令其急刹车,失去重心而跌倒。静止也有惯性,汽车起动比正党行驶要多耗油费时间,人赛跑时起跑比跑起来慢,这都是静止惯性的表现。因为由静止 状态转入运动状态,需要有一个重新发动的过程。在打拳或推手中出现停顿,断续便会出现静止惯性,发现对方出现断劲的一刹那,乘隙发动,便使对方转换不及而 失败。
科学告诉我们,物体长时间停留所给予地面的压力比短时间的压力要大得多。利用这一原理在推手中,如能合自己节节松沉,把自己重力吃在对方身上,并使之粘连 不脱,这样会消耗对方很大体力。功夫深的人与人推手搭上手时间不长,对方就觉得身上有千斤重担,压得肢体疼麻木。这关键是练出全身松沉,节节贯通,充分发 挥自重力的作用。
弹力,就是弹簧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相反则小。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趋势是一致的。太极拳讲究随曲就伸,曲中求直,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等都与弹力原理相一致的。使用弹劲,必须浑身放松,然后突然发放,注意腰腿和尾闾的弹劲。
在推手中自觉运用摩擦力原理。摩擦力分为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我们说的粘逼劲,进如钢挫落如钩杆等都是属于动摩擦力,两脚踏实地面是属于静摩擦力。在推手 时,凡与对方肢体相接,都可以粘、住,利用动摩擦力使对方产生不自觉的加速运动,发生倾跌。静摩擦力总是与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推力超过脚下静摩擦力 便立足不稳。在推手中自觉两脚踏实运用静摩擦力稳定自己的重心。同时用变换用力方向,攻其裆口,去突破对方两足对静摩擦力的运用。
螺旋力的线路远比直进直出的线路长。千斤顶就是用小螺旋的道理造出来的。小小螺旋顶能把几吨重的汽车轻轻顶起来。太极拳动作最讲究拧腰,旋膀、转腕、以此 产生螺旋力。旋转还可以使物体稳定。步枪子弹离开枪口每分钟旋转三千多转,所以不但射程远,还能保持子弹前进的稳定性。在推手重心不稳时,可以利用身法的 旋转来稳定自己的重心。
快速旋转的物体会产生向圆周外的离心力。体育赛场投掷铁球,铁饼时,运动员总是快速转身。跑步运动员在跑弯道时,身体向内侧倾斜,这样才能克服离心力。推手时要孤形放人,把对方从圆孤的切线上放出去。
任何一种作用力,都会引起等量的反作用力。推手时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先引出对方反作用力借力发放事半功倍,反作用力也表现在自己身上。推手时腰部的左旋 右转便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转化。如绞毛由,拧紧后它会自动倒转打开。我要放人,脚用力蹬地,便产生一种向上的反作用力。
孙录堂的入室第子支燮棠写了一篇用腊版麝香印的讲稿。大体内容是程秉均师兄讲给我听的。详细内容大部忘记了,只依稀记得几句,记下来,免得失传。
练太极拳的一切动作,举手投足,无不取象天体“圆形”惟圆可以包罗万象,惟圆可以最为持久。若能练不能超过一气流行,无阻无碍,无凹无凸,一任自然。
太极拳每一动作都与内脏各器官息息相关。如掤属肾,捋属心,挤属肝,按属肺,采属大肠,挒属脾,肘属胃,靠属胆。
所谓练精化气,就是加强肾脏功能。精是人身六液:汗、涎、涕、泪、溺、精。加强肾脏首选要通八脉、利九窍、按规矩练拳、尤其是作好“顺逆和化”,顺是顺其自然前伸,逆是气力。
孙录堂老师教我练无极式的规矩是:起立正面,身子直立,两手下垂,头要顶,项要竖,劓孔呼吸,咀要虚合,舌顶上腭,两肩松开,身子如平地立杆,动静不知, 两目平视,将神定住,内无所视,外无所观,胸中空空洞洞,腹内至虚至无,先作到静然后再变为太极式。太极式的要求是:先将腰塌住劲,两腿里曲要回落圆满, 不可有死弯子,两足后跟俱向外扭劲,两腿如骑马式一齐扣劲不可显露往一处扣,两肘往里裹劲,两手手指要张开不可并拢,大指与食指间虎口撑开如半月形,无名 指与小指有回钩劲,两眼平着向前看,胯极力往回抽劲,头往上顶劲,口要虚合,舌顶上腭呼吸要由劓孔出入,项要竖劲,心不要努力,两肩齐往回缩,如此自然会 内开外合,身中无一处散乱,此后各式都要按开式的规矩练。
缗拳秘诀
(一)练拳之时,必须想到,我手如被砍落,不可于砍落后再更变他势,仍须于砍落前粘近之处,取步前进,出击去之。
(二)练拳之时,必须明白敌人之力,如超胜于我,则须走旁门以入,敌人之力弱于我,方可走中门而进。
(三)粘逼和粘引
“稍触即应”是属于粘逼劲。对方劲刚一接触尚未完全发出时便在接触点转手变点粘逼着放出。
粘引是身手脱离之法,对方向手臂放劲,我用手臂粘着不退,而身子已后退离开,此时对方打空,我乘机前进将对方放出。
天人合一
世人知己之性,何人得知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我赖天地而存身,天地无物不成形,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独偏灵。
缗太极拳十要义
(一)意静心专,(二)动作柔缓,(三)演式均匀,(四)不用拙力,(五)虚实分清,(六)上下相随,(七)内外相合,(八)沾连粘随,(九)不丢不顶,(十)舍己从人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拳式用法.
(1)揽雀尾。敌用右拳击来,我以两手向前掤化其力,敌欲逃遁,我即随腰下捋敌手,彼如向后将手抽回,则随其劲往外排挤或向前按。
(2)单鞭。敌用右手击来,我即用右手粘住敌臂,顺其进击之力,引领向前,使重心移动,趁势用左手直击敌胸部。
(3)提手上式。敌用右拳迎面击来时,我以左手下按敌腕以右手由下向上提击敌下颏及鼻等处。
(4)白鹤晾翅。敌在左侧用拳击来,我扭身用双掌粘住敌臂,随其进击之力往右引领, 使敌身前倾,后以双掌向敌身齐按。
(5)搂膝扭步。敌用右拳向我腰部击来。我用左手向旁楼开,以右不迥敌胸部。
(6)手挥琵琶。敌用右拳击来,我以右掌粘住敌腕,用左掌托敌肘双掌交错,敌臂断。如敌握我右腕,我即将右党向怀内收回,揉化敌力,使其重心移动,复以左手指点按敌肩窝。则敌臂失其动力。
(7)搬拦捶。敌用右拳击我胸部,我以右掌下按敌腕,若敌再以左拳回击,即以左掌搬开,敌欲逃,我即阻拦,趁势用右拳击起胸部或腹部。
(8)如封似闭。我用右拳击敌,如敌用左手横推我拳或肘时,即将右拳向怀内收回变掌,同时左手从下方拦敌手腕,腾出右党按敌肘,复与左党章向敌胸部推按。
(9)十字手。我两手与敌两手互相粘住,敌欲逃遁,即趁势引领向前,使敌身前倾,我两手乃向左右分开,使敌落空,复将两手置于胸前,交搭成斜十字形,以防敌回击之用。
(10)抱虎归山。敌用左拳由我身后右面击,我即转身以右手搂开敌臂,用左手击敌面部,如敌欲逃,我即近身伸右臂抱敌,趁势击之。
(11)斜单鞭。与单鞭同。
(12)肘底看锤
敌用右拳击我左肩,即以左手格开敌拳,用右拳击敌胸部,如敌用左手来格,即将右拳撤到左肘底下,复用左拳击其下颏,设敌又用右手来格,即以右拳趁势由左肘下直击敌胸部,使无法逃脱。
(13)倒撵猴。敌用右拳击我胸部我用左手搂开,以右党击敌面部,反之,敌用左拳击我胸部,即以右手搂开,以左掌击敌面部。
(14)斜飞势。敌用右拳向我左边袭击,我即以右手采敌右腕,趁势用左手进击敌肋或面部。
(15)海底针。敌用右拳击我,即以左手往外搂开、以右党击其胸部如敌用左手握我右腕时,即将右党略往后撤,复向下直伸,则敌力被化。
(16)扇通背。敌以右拳进击,我以右手刁住敌腕,向上提起,化散其力,复以左掌击其部或胸部。
(17)撇身捶。敌由身后击来,我即转身,以右拳撇击其下膊,以左掌击其面部,彼思逃遁,复以右拳向敌胸击之。
(18)左右云手。镺用拳击我右方我以右手捋敌,化解其力,趁势发劲击之。若敌迎面击来,以右手化解其力,以左手击敌腹部,反之,敌用拳击我左方,我以左手捋敌,化散其力,趁势发劲击之,若敌迎面击来,以左手化散其力,以右手击敌腹部。
(19)高探马。敌用右拳击来,我以左手按其腕,复用右党击敌劲项或面部。
(20)左右分脚。敌用右拳击来,我以两手缠住其腕,以左手挑击其臂趁彼不备,即起左脚踢敌肋部,反之一样。
(21)转身跳脚
敌由后击我背部,我即转身闪过,趁势起脚蹬敌胸、腹等,两手随之分开,防其搂腿。
(22)栽捶。敌用右拳击我胸部,我以左手向外搂开,用右拳击其腹部。
(23)二起脚。敌用左拳击来,我以两手缠住敌腕,以右手挑击其臂机起脚踢敌肋部,设敌以手搂我右腿,即将右腿撤回,再起左脚踢之。
(24)打虎式。敌两手握我左臂我向左方后撤,化散其力,以右手握敌左臂同时左手由下而上,转击其头部。
(25)双风贯耳。敌用左手击来,我以左手缠住其腕,以右党击其面如敌以右手挑我右掌时,即起右脚踢敌肋部或腹部,若敌再以左手下搂我腿,用右拳当胸击来,我即将右腿收回,以手格开敌拳,趁势以双拳由两旁绕上贯击敌人两耳。
(26)披身踢脚。敌用右拳击来,我却披身,以右手握其腕,左手挑其臂趁势起左脚踢敌肋或胸部。
(27)野马分鬃。敌用右拳当胸击来,我以右手按其腕,进左足至敌右腿后弯,同时以左手进击彼肋部或胸部,敌若用左拳击来,我以左手按其腕,进右足至敌左腿后弯同时以右手进击彼肋部。
(28)玉女空梭。敌用拳击我头部,我以左手向上掤化敌臂,以右党击其胸部或肋部。敌由后面击我背部即转身以左手采住敌腕,夲右步,以右手向上掤化敌臂,以左手击敌胸部或肋部。
(29)下势。敌用猛力前扑我身,我即以双手下捋敌臂,同时身体下坐,使敌落空而前仆,复趁势击之。
(30)金鸡独立。敌用右拳击我胸部,则以左手按敌腕,以右手击其下颏,乘敌不备,提起右腿,以膝击其小腹。敌如思遁,我右足即落地,以右掌击面部,敌以手格我党,则速起左脚踢其腹部。
(31)劈面掌。敌用右拳击来我以右手下按其腕,进左步,以左掌背劈击敌面部。
(32)十字摆莲。敌从后面以右掌击来,我转身以左手格之,趁势起右足由旁踢其肋部。
(33)指裆捶。敌用右拳击我腹部即以左手格开,趁机以右拳击敌下部。
(34)七星。敌用右拳击我胸部、我以两手上架(两手相叉于面前为七星式)同时起右脚踢之。
(35)跨虎。敌用右拳从右侧击来,即以左手刁住敌腕,以右党击其胸部,如敌用左手来格,即趁势起左脚踢之。
(36)双摆莲。敌用右上后方击我侧面时,即转身以右手按其拳,以左手推其臂,趁势起右脚从旁踢敌肋部或背部。
(37)弯弓射虎。敌用右臂从上方下劈我时,我以双手接着敌臂向右引领,使敌落空,复趁势以两拳击之。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