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坐胯
武术前辈留下的都是宝贵的经验,是实践中出的真知,而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出来,代代如此相传,严格按这些要求做,一般都不会出偏,从出不出偏也能反映一个传人的继承程度。但如果要知所以然就要牵扯一些解剖常识了。
练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能有效的控制对方重心而自己的重心不为对方所控。中国武术家是研究重心的高手,后人在用现代方式研究学习前辈经验的过程中,不得不由衷的叹服前人的智慧。
神子一直是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阐释传统武学,但阐释之前,必须先继承原有的学说和观点,在慢慢研究。
人体中,骨盆位于躯干和自由下肢之间,起重量传导以及支持、保护内脏的作用,人直立时,骨盆上口平面与水平面相成的角度是骨盆倾斜度,男性约为 50-55度,女性55-60度(有撅屁股现象)。骨盆倾斜度的增减,将影响脊柱的弯曲。例如倾斜度增大。必导致脊柱前倾和人体重心前移,此时,为要保持 正常的直立位置,必然出现导致脊柱弯曲增大,此就是老拳师所说的“撅屁股凹腰,传授不高”,为何,因为可变度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无法适应继续的变化。坐 胯则可以避免上述现象出现,而且使自己的灵活度增高。
无论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都要求坐胯,但现实生活中,由于有些朋友在坐胯方面机理没有掌握好,容易引起重心变化不灵活的问题,而重心变化不灵活又可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继发负作用。
练拳重心掌握的关键在胯、在走。走又和膝关节密不可分,膝关节是人体做复杂的关节,自身的重量和地面的反作用力都要通过的必经之路,膝关节的灵活运 用是非常重要的。膝关节的运动主要是屈、伸运动,在半屈时,还可做轻度的旋转运动。屈伸运动是股骨内、外侧髁沿冠状轴对半月板和胫骨髁所做的运动。膝关节 在半曲位时,可做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股骨髁连同半月板垂直轴对胫骨髁所做的运动。半月板的位置和形态,随着膝关节的运动而改变。屈膝时,他们滑向后方, 伸膝时滑向前方;旋转时,则一侧半月板滑向前,另侧滑向后。例如,伸小腿时,胫骨的两髁连同两个半月板,沿着股骨两髁的关节面由后向前滑动。由于股骨两髁 关节面后部的曲度较大,下部的曲度较小,所以在伸的过程中,股骨两髁与胫骨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与此相应,两半月板也逐渐向前发展。因此,当急剧地深小腿并 有强有力的旋转时,半月板退让不及,可能发生半月板挤伤,甚至破裂。那么如何避免呢,解决方式就是减少重力的压迫,避免接触面的增多,具体就是调整姿势坐 胯,避免小腿完全伸直。
其实有很多朋友不明白孙氏太极拳为何是高架,孙氏太极拳的道理也在与此。技击需要快速的运动,但快速运动又带来重心及灵活性的问题,大家看打篮球,运动员 在面对对手时往往是微屈膝状态,以便快速寻找战机,但如何解决速度问题呢,这和重心垂直线与稳定角的支撑面又有密切关系,这也是掌握技击重要原理。技击既 要速度又要灵活那么高架和微曲膝关节来完成。有的朋友会问,下低架子可以练功夫,没错腿很有力量,但对技击无益,因为违背原理,练习力量的方式孙门是三体 式,可能比练低架子太极拳要长功夫。而且还有血液循环问题,大家知道蹲的时间久了,会有麻木的感觉,原因是循环不畅,做外科遇到肢体外伤上止血带时要计上 的时间,如果没有赶到医院,即使流血也要把止血带打开放一放,就是要把大量的代谢产物带走,同时给肌体供血,如若不然肢体要面临截肢的危险。低架子虽能锻 炼肌力,外形美观,但技击毕竟不是舞蹈,要有科学道理为指导。南人多扎马,是因技击环境多在船上,重心降低对稳定有帮助,北方无此限制,重心可以提高,甚 至单腿支撑,俗话说;“南拳北腿”。不同的地域创造不同的生存拳种。总之学拳先学理,理通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就是个人的事情了。
另外,膝关节痛不一定都是半月板损伤,也可能是韧带的问题。
建议认真仔细看孙禄堂先生的武学。其实具体指导都有,严格按要求做即可。
有时,不是所有人都要非要达到知所以然才行。如饭前便后洗手,只要按这个要求做,就会减少疾病。至于搞懂了为什么这样做的原理,还是要这样做。理论 的总结是专门从事的研究化时间、精力才能总结出来的。老拳师留下理论可能是其毕生的心血结晶,有个好老师是一种福分,能得到前人的经验也是一种福分。有了 继承慢慢研究是自己的喜好。研究出来还是那些机理的换个方法做解释而已。学拳学理,理在拳中,理通拳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