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虎抱头”
李子蔚
《武魂》2000年第12期上刊有赵子昂、刘玉龙先生(以下仅称赵先生)的《关于“虎抱头”之研究》一文,拜读之后,颇有收益。然而对于赵先生关于“虎抱头”当作“虎豹头”之高论,本人以为不然。现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赵先生。
众所周知,心意拳全称心意六合拳,为姬际可先生观鹰熊相搏而悟道,于是变枪为拳而创斯术。据研究,心意六合拳最早仅前、后六式。六式者,鸡腿、龙身、熊 膀、鹰翻(或曰鹰捉)、虎抱头、雷声是也。形意拳源于心意六合拳。除“雷声”之外,形意拳继承了其它五式之说。一般来说,心意拳与形意拳的理论是相通的。 不仅如此,它们与八卦拳乃至于太极拳的理论也是相通的。
据我所知,最早提出“四象”说的应是孙禄堂先生。他在《形意拳学》一书的“总纲·形意太极学”中这样说:“式立定之时,谓之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取 名一气含四象也。”他又进一步解释说:“鸡腿者,有独立之形也;龙身者,三折之式也;熊膀者,项直竖之劲也;虎抱头者,两手相抱有虎离穴之式也。”
由以上不难看出,“四象”的确是对身法的要求。但并非如赵先生所说,“虎抱头”是“对‘头’的要求”。事实上,“熊膀”才是对头部的要求。在古拳谱关于 “十二形取意”中也有“熊有竖项之力”之说。“竖项之力”从何而来?形意拳的“八字诀”与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七要”论、八卦拳“九要”论以及武禹襄先生 的太极拳“身法八要”论中都有头要“顶”的要求。头顶则项自然竖得起。若以赵先生的说法,“虎抱头”是对头部的要求,那么“熊膀”岂不是对肩部的要求了? 可肩仍不是手,看来只有“鹰捉”才是对手部的要求了。如此一来,不就成了“五象”了吗?赵先生既接受了“四象”说,却又否认此说之本义,颇让人费解。
赵先生认为,“就其字面之含义而言,‘虎抱头’当解释为老虎以前肢抱住头部时的形态”。此解释实在是望文生义。此状态只能称为“猫洗脸”,称不得“虎抱 头”。大家都知道,许多动物(尤其是猛兽)在出击之前的往往前肢伏地,身躯与头部极力下压,作势欲扑。老虎也不例外。其实这就是动物的“抱头”之式。为何 不叫“抱猫头”、“豹抱头”或其它什么而叫“虎抱头”呢?不过因为虎乃百兽之王,以此命名,可以充分显示出此式的气势罢了。
赵先生言“虎抱头”应为“虎豹头”,“取虎、豹的头颈是挺直竖起之意”。果如此,“熊膀”究竟当作何解?再者,其它取象只取一物,为何独此取两物?比如, 善“独立”者,不独“鸡”一种动物,还有鹤等禽类,为何不叫“鸡鹤腿”?“三折之形”者亦不唯龙,蛇及虫类更善此形,为何不叫“龙蛇身”?至于说“将‘虎 豹头’写作‘虎抱头’,当是后人传抄之误无疑”。这种结论是否有些武断?“玉”可能抄成“王”、“老帅”也会误作“老师”,“豹”与“抱”相距十万八千 里,怎会有此差错?
其实,说“虎抱”当为“虎豹”,赵先生并非始作俑者。关于太极拳中的“抱虎推山”式,早已有人提出当作“豹虎推山”。赵先生之论与此论如出一辙。不知是巧合呢?还是受到了某种启发?
孙禄堂先生
形意太极学
(“一气含四象”)拳照
孙禄堂先生先后学形意拳于李奎垣、郭云深先生,又多次请益于车毅斋、宋世荣、白西园、李存义诸先生。孙老融会贯通,复探究姬际可先生创拳之本意,于三体式 中恢复“虎抱头”之原来面目(见孙禄堂先生拳照)。因此孙氏形意拳与其他各派形意拳起手之法大不相同。即便是孙氏形意拳的五行拳、十二形拳亦返朴归真,式 至简至易而其境界至高至远,合于姬际可先生创拳之要旨。
予亦曾就关于“虎抱头”的个人看法求教于恩师孙叔容先生,先生点头称是。予方知虽不中道亦已不远矣。一孔之见,不知当否?敬请赵先生与武林前辈及各位同道 指正。(该文包含了杨峥、张君意、程茂祯、魏戎、马胜利、时海军、李延龙、张新民等诸位师兄的研究意见,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