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单推手的基础再练双手打轮就容易多了,双手和单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仍然是掤捋挤按,仍然是擎引松放,仍然是打圆。
双手打轮是推手最常用的形式,其实推单手也是在打轮,只不过双手来打更符合推手实战,有双手不用而只用一只手,没有这样的傻瓜。那为什么还要训练推单手而不直接练双手呢?确实有很多人是直接从双手开始的,但我主张先练单手,理由在前文已经讲了,再添加一条,那就是,真正实战中单手接敌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双手,一般接手都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两手同时接的可能不大,总是一手先接,接到后剩下才是两手配合破招进招的问题,如果一手的感觉没找好,还要等另一手上来才能动作,就已经慢了半拍。俗话“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注意是“一”伸手,而不是二伸手,一伸之下就要吃住对方,我的劲就要透进去,就要开始控制对方,不必非要另一只手也加入。拳家有句话叫“忌双手齐出”,就是要“留一手”、“留后手”的意思。
学习打轮最要紧的就是要先把双方的手打成“轮”,要圆,要转起来,要转得圆滑,没有磕磕绊绊,没有棱角毛刺,没有凹凸不平。一上来一定不要争胜负,也不要去计较掤、捋、挤、按的动作和效果,先把手转起来,手的路线转对,有人说那不是摆样子吗?是,初学一定先把样子摆好,俗话说:象不象,三分样,样子都摆不好,更别论其他。须知,我们现在采用的打轮训练法,是多少前辈实践总结出来的,事实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看起来很刻板,很单调,并无出奇处,没有引进落空,没有四两拨千斤,而且大多数人心目中对推手的期望距离较大。
这只是表面现象。
手按照一定的位置和一定的路线来打轮至少有三个目的:一是找准手位;二是找准手感;三是找准转换时机。
一,手位。(也包括身位、步位)从理论上讲尽管是千差万别,但是都是从最基本的变化出来,就象万变不离三体式一样,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打轮就是推手中的三体式。一个进退往复中,完成掤捋挤按四种手法的转换,四手之间的位置非常重要,哪里应该接哪里必须很准确,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不是教条,而是大有深意。打轮的动作设计非常精密,可以说是一丝不苟,你不按它做就一定会出漏洞,比如做“挤”时,一手在前,手背、小臂向外,另一手则扶在前臂里面,形成支撑,两手合围成圆,如果后手不到位,那么前手的分量便会大大减少。各家太极拳的“挤”动作不尽相同,有手背对前的,有小臂向前的,有小臂平举的,有小臂斜向前的,后手有撑在手心的,有撑在小臂的,但后手要和前手合住不能散则是都一样。关于打轮的技术细节这里不多讲,如有需要以后专文分解,此处只举一例说明手位的重要。它虽然只是形式,但决不是无足轻重,就象打拳套路,用起来可以千变万化,但打拳的正确动作只有一个。
二,手感。在打轮中和推单手一样,最后要成圆成球,但首先就要轻柔起来。往往初学者都是手太重,犯顶劲,即使不是想推动对方,也是怕被推动,所以干脆顶住。在前面关于听劲的文章里已经说过,找手感就是练听劲,而练听劲首先就得轻,手重了、手硬了都是送给人家去听自己。在轻柔的前提下,试着去感觉对方的劲路,大小、方向、变化等等,最后就是让自己能跟上对方的运动,甚至能提前预判出对方的运动。
三,转换时机。在打轮的一进一退的往复之中,双方各完成掤捋挤按四个动作,也就是说有四次转换的关键点,我们所要练习的就是在转折点上无缝连接,尽可能圆滑地转换,不出棱角,没有凹凸,就象上了润滑油一样才好。除了手位正确,手感灵敏外,重要的是找准转换时机,懂得舍己从人,顺势而行,只有顺势了,才能转换得好,而推手的成败关键几乎全在转换上,如果说“擎、引”是过程,那么“松、放”就是转换,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通常所说的“得机得势”,“势”是形势,双方的相对空间位置,而“机”就是时机,是时间位置,空间和时间都合上,才有可能取胜。
打轮不是比赛,不存在输赢,它只是个练习方法,最好是先由熟练的人领着来打,初学者尽可能随上,先不用管什么掤、捋、挤、按谁是谁,能随上就行,不管你怎么动,我都能跟得上,丝丝入扣,手手到位,这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功夫了。即使两个人都不很熟练也没关系,两人都不要使力,先把路线走对了。文化大革命中有几句最时髦的话,就是“路线决定一切”,“路线不对,干劲越大,离毛主席革命路线越远”,“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打轮的训练也可参照这个理念,路线第一,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前辈高人设计这样的路线是有深刻意义的,照着去做必有好处。
常见有人不耐烦“刻板”地打轮,总想散开推,总想见个输赢。散推当然是对的,但最重要的基本功一定是在打轮中练出来的,离了这个环节,基础不扎实,即使散推也是“野狐禅”、“乱弹琴”。
打轮的要求:手越来越轻,份(进退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大,身越来越活,轮越来越圆,转折越来越滑,神气越来越足,打出越来越接近的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