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雷世泰先生文章 > 正文

起钻与落翻(2)拳中的普遍规律——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13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596 views 次

就象旋转、进退一样,起落也是拳中的普遍规律。除了个别情况外,只要是发力打,必有起落,没有起落,不懂得起落,就不可能很好地发力,勉强发出也是蛮力。

无起落不成拳,动则必有起钻落翻,是因为要用重心打人,就一定要借力,要借力就要先卸掉其力,而卸力的最好途径就是“下之”,正如老子所说: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又说: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用在拳中,就是“将欲上之,必固下之”,“我下去了,你就上去了”,你的重心浮起来了,我的机会也就来了。这里的“下之”,就是起钻的关键,用 “下”而“钻”,因“钻”而“起”,“起”而即“落”,完成一个翻浪的完整旋回。

试举几个拳中的例子。

即使是八卦拳以走横圆打圜研劲为主,也要先打起来后再转,才有好效果。

例如穿掌,平着穿当然也是一种练法,孙式八卦的穿掌则是先下穿然后边转边上挑最后边转边落下,是有一个完整的起钻落翻的过程,自己打趟子时如此,用时更须如此。

穿掌前的青龙返首也是一个起落,一返接手是一起,向下一探就是一落。

形意拳就更不用说了,打的就是立圆,就是起落。

劈拳可以说是起钻落翻的典型模式,或者说是代表,最形象的演绎出起钻落翻的劲力过程。回抓——起钻——束身——劈落,一个完整的旋回,打出一个立圆来。劈拳打得好时,只一个起钻就把人打飞起来,不用再落翻去劈,人已经打出去了。

虎形又称双劈拳,也是明显的打起打落,只知向前扑,不知用起落,只能欺负弱小,碰上功力差不多的就没戏。

钻拳、炮拳不用说,外形上就带着起落。钻拳、炮拳都要把对方的重心带起来,带不起来就钻也钻不进,打也打不出。

横拳的横,顾名思义有两个意思,一是横向的横,一是横起的横,起为横,落为顺,也是打起落,而不能横着抡胳膊,就在一拧腕间,松肩松胯,重心下沉,直打而出横力。

孙式太极拳里的“懒扎衣”也是起钻落翻的典型范例,捋而下,挤而起,掤而翻,按而落。这四手是一个理想的起落,实际运用中并不一定都用上,用其一,或用其二,就已经打完了。

云手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含都与穿掌相似,松胯而起,边起边转,边转边落,最后松胯而落,整个过程都是身轴的整体旋转而不单是手臂的运动。

那么有人会问,不用起钻只打后面的劈落成吗?当然可以,起是打,落也是打,把人打起再打落固然好,但也不是说直接落打就不成,向下打也同样可以把人打起来、打出去,只是效果没有打起来再落更好。直接向下劈打、或者叫落翻,其难度在于对方的重心仍然处于稳定状态,要克服的是静摩擦力,而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静摩擦力要远大于动摩擦。所以此时要打起对方来,不仅功力要在其上,而且还要有技巧,要打出拍皮球的劲力和效果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起落,既是练时的规范,更是打时的方法,都是重心的相对运动,万不可只从外形上去理解。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