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雷世泰先生文章 > 正文

孙式太极拳解析(30)孙式太极拳的手(二)手位—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90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419 views 次

除了对手型有严格的要求外,手的位置也非常重要。

拳中的手不只是狭义的手掌和手指,也包括整个上肢:肩、肘、腕和手。

手位的基本原则如拳经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明确指出手是以心脏为中心而运动的,肘不能离肋部太远。对上肢而言,梢节是手,中节是肘,根节是肩。

肩是根,所以是不能乱动的,或者说除了转动外,不能有其他的动作,比如耸肩、架肩,肩这个根本一动摇,整个上肢就脱离了整体,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肘来说,既不能夹死在腋下,也不能翻肘或强直,肘下要透风,总以能放下一拳,或者说大臂与躯干的夹角在45度左右为好。换句话说,肘要始终有向外撑住的劲,在拳中肘的运动是越小越好,能不动就不动,能少动就少动,也就是说,大臂尽量少动,造成在胸前始终有一个双肘为支撑的保护圈。

肘动多了,走远了,胸前的空子就出来了。基本原则是,肘不过中线,即身体鼻尖到肚脐的连线,也就是任脉的线。肘一偏到另一侧,身体就失衡了。这是很常见的毛病。

运动最多、动作幅度最大的是手。高可过头(白鹤亮翅,披身伏虎等),低可至脚(三通背,金鸡独立等),左右分开,前后进退,但无论怎么动,都始终围绕着自己的前胸,这就是“手不离心”。整趟拳中,只有“单鞭”和几个起脚时手是“门户大开”的,剩下的多在胸前。前面说肘不过中线,手也是不过中线,换句话说,就是两手不能都到身体的同一边去,考察整趟孙式太极拳,都如此。

可能有人会问,那 “云手”不就是运到同一边去了吗?否。云手不单是手动,而是整个身体在转动,是身轴带动着手在云,云到每一边时身体都是半侧着对出手的方向,这样一看,后手就仍然在中线上,如果只是手动身轴不转,手自然过了中线,但整个动作也就散了。按照这个原则,在做“懒扎衣”和“搂膝拗步”等动作时,尽量用腰胯的转动带动手,而不要只动手而不动身,这样手的运动幅度可以很大,但仍不过中线,不失中。

综上所述,要想保持“肘不离肋,手不离心”的最佳位置,就要把握好手运动的规律,即:肩不动,肘少动,也就是大臂尽量不动,而动小臂。从形式上看是手领着小臂,小臂领着大臂走。从发力看是身催肩,肩催肘,肘催腕,腕催手。总之,是手要和身体一起动,不能自己乱动,周身一体,手才能有分寸。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