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手稿说形意拳
形意拳相传由达摩易骨易筋洗髓经脱化而来,经后人千百回之研究改革阐微发奥,日求精进,神化所钟,玄妙莫测。练法式简意精,学易习难。以三体式为基础,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有往体有来体,于顺中求逆,一曲一伸,不运气而气充,不加力而力无穷。
迨养气功深得中和之正轨而形于外者,自然从容中道,“形上形下一以贯之”。旧谱云:养灵根而动心者,武技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是又与坐功息息相通。又云:诚中形外至其极,则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乃是真意。此殆为成功说法,岂初学者所能成哉?夫形意拳以明劲暗劲化劲为练习之程序,故有三步功夫三种练法(见本路图书馆孙公著《拳意述真》)。
初步练明劲,当求平稳整齐,形式逼肖舒展活泼,勿使偏倚或拙力努气以就规矩,勿徒增华饰以求悦目,此易骨也。次练暗劲,则崇尚内意。须开拓其心思,静参默会,虚心实习,循其方法,以意运之,务期内外相合上下一致,尽体用合一之能事,然必循初步练法而扩充之,不可师心背理,出乎范围之外,此易筋也。后练化劲,专以神意运用,刚柔悉化,纯熟之极,归于平淡。举向之所传,涉而泛鹜者一约之于朴实简易之中,似淡而意愈周,似浅而变化愈妙。此洗髓也。此则诚中形无拳无意,其庶几矣。
初学拳术,姿式变换往往迟钝散漫拘束,不能整齐舒展。欲避免此弊,两腿先要有力,形意拳力起于足根。练习时,固其势为三折之形,虽用力极大,其震荡力只能到膝股之间,无震脑之虞。而门派具有成见者,每倡用力伤脑之说,学者初不知三折之义,多信其说,深望注意,勿为所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