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张 烈先生文章 > 正文

孙氏形意拳:劈拳学(6)——张烈

2012年02月18日 张 烈先生文章 ⁄ 共 107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5,703 views 次

二、左式三体式转换为右式三体式

 

6.3.出脚、落地的动作:

与出手转身同时,右脚也沿着自己脚下的线向前迈去。你的右脚开始是贴在左脚旁,离地面约半寸,脚尖向上勾着,所以向前迈右脚肯定是脚后跟先着地,然后全脚自然着地。迈出的步幅正好是膝盖前端与后脚跟成垂线。所谓自然着地是后脚跟、脚外侧、前脚掌次序着地的过程。这一点你根本不用去想,若想脚跟着地后不经脚外侧,使前脚掌直接打下去,那是踢踏舞的动作。

形意拳动作的特点是速度快、步伐大而有力、落地有声,但落地有声是很有讲究的。往前迈的脚是由高到低,和飞机降落一样逐渐接近地面,当迈到要求的距离时,好像刹车一样搓到地上。如果你在潮湿但不滑的土地上练拳,落脚的脚跟后面的土地会被拔开一个缝隙。这就是正确的落脚 。

有的人追求落地的音响效果,把脚后跟往地上跺。若在潮土地上可以跺出一个坑,有时这个坑后边深,前边浅,更说明是故意抬起腿后用力跺的结果。这种落地方法会使身体散乱,不可能把身体前进和速度与出手的速度加在一起。小时候在老师家显灵宫四号练拳,屋里是大方砖地。孙存周老师曾说不用看,在里屋一听就知道你练的对不对。当时我很奇怪,怎么练拳还能听出对不对呢?现在就明白了,练的不对时,脚落地像砸夯一样发出“咚咚”的声音;练对时脚向前像刹车一样踩下去,发出沉闷的“嗡”的声音,声音很深沉。

练拳时应注意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再追求提高速度。声音是自然产生的,声音大小并不代表练的好坏和功力大小,切不可因刻意追求声音效果而使动作出偏差。关键是将出手、转身、落脚有机的协调起来,要干净,利落,脆。要做得自然,不要用拙力。除了努力转动身体,右手尽力向前伸展,左手向下抹和右手向前劈用同样的力,身体显得很放松,一点也不发僵,所以转身、出手、落脚同时完成,才特别的脆。如果用拙力,身体发僵,肯定粘粘糊糊,拖泥带水。

什么叫不用拙力呢?就是该放松时就放松,该紧张时就紧张。劈拳真正用力肯定是劈了,所以从落手、垫步钻拳直到右拳接近左肘时,只是保证动作的准确无误。当右拳接触左肘时好像给出了一个信号,这时全身像过了电一样,真是像爆炸一样同时完成抽左胯放右胯、出右手回左手,同时出右脚,做到在这种速度下一步到位、并且完成后的三体式还要绝对标准,动作完成后要坚持住不可放松,眼也一直盯着右手食指。直到做下个动作时再放松落右手。

当然开始练习时不要用力,要慢、要协调、统一、动作一致,熟练后逐渐发力。然后再将右式三体式转换成左式三体式,这里不再细讲,只列出标题。(要求与左式三体式转换为右式三体式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编者注)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