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江苏省国术馆关闭后,孙振岱先生被其师弟原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请去江西教授国术,目的是用于战场格斗,半年一期。孙振岱先生携助教宋长喜同往,当时提出六练的教学大纲:
一练跑跳,二练神气,三练毒意,四练灵捷,五练硬打,六练技巧。
跑跳的能力放在首位,技巧的能力放在最后,这是因为开办短训的缘故,也是因为适应战场实际的缘故。那时讲桂系能打仗,他们最突出的就是跑跳的能力出众。讲练习实战功夫,首先就是跑跳——能跑能跳。当时孙振岱先生规定的及格线是身扛二十五斤重物日行百二十里。为什么要二十五斤呢?这是一支长枪+一把大刀+100发子弹+一天的口粮和饮水的最小重量。
锻炼神气是孙氏三体式独到的功效。
所以基本能力的训练都是动静结合。
毒意,就是连续攻击对手要害,知道攻击何处才能一击毙敌。
灵捷,不仅要训练动作快,还要身法变化快,更要求反应快。
硬打,一是训练整体硬进的能力,二是训练拳脚攻击的硬度,相应的劲力训练只练三种劲:楔入劲、鞭击劲和撕捩劲。
技巧,只训练手、足、肘、膝、头五个部位的技法,其中手法、腿法个三种,肘法、膝法各两种,用头攻击一种,总共十一种技法,训练能够相互循环运用。
近日有人问我:“传统武术有无限制格斗吗?”
我反问他:“传统武术对格斗有什么限制吗?”
对方无语。
在我的意识里传统武术本身就是无限制格斗,至少孙氏拳向来就是如此。文革前张烈师兄在这方面就多有发明,几乎成了打架专家。以至于很多人相互岔架都找他做教练。所以,张烈师兄常说:“擂台竞技是给人看的,武术是实际格斗,这是两码事。”
区别就是任何竞技都是有规则限制的,而武术所训练的就是无限制格斗。当然这个武术是孙氏拳定义下的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