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正文

发动攻击的出发点—谁来领劲?——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38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845 views 次

俗云:发力时——起于脚,宰于腰,行于脊,贯于指。

切记这只是练习拳术时需要体会的发力路线,并非实战时的心法。

又云:丹田发力,所谓腹打。

或云:开肩开胯,四窍齐发。

同样这也只是练习拳术在某个阶段时的要则,并非实战时的心法。

无论是“起于脚,宰于腰,行于脊,贯于指”还是“丹田发力”或是“开肩开胯,四窍齐发”都只是拳中“体”的要点,而并非是拳中“用”的要点。

“体”就要使之纯熟到自然的程度,于是虚无才具有气势。

到了这一步,就要考究“用”的要点,“用”的要点与“体”的要点是不同的,所谓体用有别。

比如在实战中攻击对手时,发力的起始点绝不能从脚开始,也不能从肩、胯或丹田开始,发动攻击若从这些部位开始,必然慢。而是从梢节开始领劲,激起周身之力,其意起自:手指、脚尖、肘尖、膝盖、肩头、胯尖和汗毛。

以手臂突击时,发动攻击之意首先起自手指,领起周身之劲。

以腿脚突击时,发动攻击之意首先起自脚尖,领起周身之劲。

以肘部突击时,发动攻击之意首先起自肘尖,领起周身之劲。

以膝盖突击时,发动攻击之意首先起自膝盖,领起周身之劲。

以肩头突击时,发动攻击之意首先起自肩头,领起周身之劲。

以胯尖突击时,发动攻击之意首先起自胯尖,领起周身之劲。

那么汗毛起什么作用呢?无论是从手指、脚尖、肘尖、膝盖、肩头、胯尖那一个部分领起攻击,都要有力从汗毛而出之意,由汗毛直攻,领起周身内外之劲,所谓炸劲。

实际运用时,万万不可再想着什么“力从脚起、开肩开胯、丹田抖动”等要则,这些在平日的练习中应该已经成为习惯和自然。实战中发起突击,其意要从最能攻击到对手的梢节开始,攻击之意由此梢节发动,才能产生突击的效果,产生意想不到的快速突击的成效。如此,则能逐渐进入到“力自虚空而出”乃至“感而遂通”的境界。

诚如孙剑云老师所说的:“惊起四梢意在先”。

二、如何领起周身劲?

前面谈了在实战中发动攻击的出发点是由梢节领劲,那么这个劲如何领呢?周身松开、膨胀如球、支点平送、螺旋伸展。

什么是支点呢?支点是相对于在技击中与对手的接触部位,若与对手未发生接触,则指尖(或拳)为支点。

若对手与自己的手指接触,则腕为支点。

若对手与自己的小臂接触,则肘为支点。

若对手与自己的大臂接触,则肩为支点。

若对手与自己的肩部接触,则胯为支点。

什么是支点平送呢?就是支点没有上下起伏地向体外伸展。那么由谁领着向什么方向伸展呢?由梢节领着,螺旋式伸展,在伸展中化解、突进、爆发、冷弹。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你自己的发明还是孙氏拳的原理?

答:这是来自孙禄堂先生的发明——圜研相合之理。

什么是圜呢?就是螺旋。

什么是研呢?就是细磨的意思,也就是螺旋运动形式的目的和功能。研,隐含着稳固(目的性)、弥散、扩散(形式)的含义。

孙禄堂先生指出这是太极拳虚实之原理。

用浅显的话来讲:就是支点平送、螺旋伸展。平送的方向是对着对手的重心去的,支点为拳,所以称为研。螺旋伸展是杠杆原理,目的是克服对手施加的阻力,达到攻击的目的。所以,梢节领劲、支点平送、螺旋伸展并不是来自我的发明,而是来自我对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原理的理解。

我总强调:松开、松开、再松开,身体要充分地松开。

如何松开?是在周身膨胀如球的基础上通过支点平送、螺旋伸展来松开。

练习时,注意开肩开胯、十字打开。

运用时,则由稍节领劲。自身攻击的方向由支点确定,支点不得起伏,攻向对手重心。太极拳如此,形意拳、八卦拳亦如此,一理贯通。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