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正文

易筋,蹲起——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25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903 views 次

一、易筋——柔劲的基础

易者,变化也。易骨易筋洗髓就是使筋骨髓的性能发生质变。易骨易筋洗髓是孙氏拳的基础之一,也是孙氏拳修为过程中的效果之一。这里只谈谈易筋产生的诸多效果中的一个:柔。

柔,即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能力。在技击基础的训练中,柔是劲性中的一种。

柔可不是谁想柔就能出来的,也不是拉筋、窝腰那么简单,柔是以改良自己周身关节处的韧带与肌腱的性能为条件的。孙禄堂先生认为:形意拳(经孙禄堂先生升华的形意拳)是所有拳术共同的基础。其原因之一就是,形意拳(经孙禄堂先生升华的形意拳)具有易骨易筋洗髓之效,可以变化气质改良生理。孙氏形意拳既能成就易骨得刚,也能成就易筋得柔,还能成就洗髓还虚。

那么孙氏形意拳是如何使人易筋得柔呢?就是通过三体式以及五行、十二形的锻炼。按照孙氏体式及五行、十二形的规范,使人体处于不同的极限状态,在此状态下蓄神、养气,从而产生换劲之效,并产生改造生理的效果,使周身各处关节的韧带和肌腱得到改良和再造,从而大大提高了全身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控制能力。孙氏形意拳能使人周身骨节自如地节节脱开和咬合,甚至可以做到瞬间脱合,产生不可思议地神奇作用和效果。人体改造到这种程度,才谈得上何谓柔劲。也才能有条件考究柔劲的形成与运用。易筋是柔劲的基础。

因此,若没有经过易筋这步改造,永远也不可能产生柔劲,历史上练出柔劲的武术家并不多见。很多著名的太极拳家,他们只有刚劲,并没有柔劲。按照宋世荣的再传弟子田镇峰的评价:形意拳历史上柔劲到家的首推宋世荣先生和孙禄堂先生。某些人把行拳时的动作平缓柔软当成柔劲可谓是南辕北辙。

二、蹲起——松肩开胯的简易功法

初学拳术的人常问:如何松肩开胯?有人说,你要下多少功夫才有希望体会到。其实这种回答往往是唬人。松肩开胯是拳术最基础的要求,把松肩开胯做到充分,确实需要下一翻功夫。但是如果仅是体会到松肩开胯初步的状态则是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为此,在这里介绍一个松肩开胯的简易功法——蹲起。

背朝墙站立,两脚分开,宽于肩,两臂向两侧伸展,手心朝下。下蹲和起立时躯干尽量保持垂直地面,蹲起过程中尽量使后背均匀地轻敷于墙面。下蹲时吸气,起立时呼气。蹲起过程中,肩井有下沉之意,肩关节拉开,有向外伸展之意,手指有向上微挑之意,两臂如垂绳,肘关节有自然下垂之意。髋关节尽量向外拉开,胯根抽住劲,下蹲起立皆是力起足跟。

按照上述要求,一次性连续蹲起的次数不得少于50次。当能力提高后,次数可逐步增加到300次。以后,若还要增长功力,可以在伸展的两臂上挂沙袋,沙袋重量从5公斤到30公斤,逐步增加。

对于初学者,按照上述方式一次性连续蹲起不少于50次后,自然可以强烈地体会到松肩开胯的感觉。若增加沙袋负重,当具有连续蹲起300次的水平时,则松肩开胯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用身体记住此时的状态,在走架和搭手时身体及肩胯手臂仍保持这种状态,则打出的拳架子自显松沉。

与此蹲起功法相辅助的练习还有摇肩顺背、抡肩纵胯以及送髋跨跳等,都是非常简易的练习方法。

所以,松肩开胯只要坚持按照规矩进行练习,并不难做到。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