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994字
⁄ 阅读 4,886 views 次
一些人总是热衷于争夺太极拳的发明权,然而我认为这是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工作。研究历史问题,必须以事实和史料为依据,否则就成了评书演义。为了争夺太极拳的发明权一些人不惜造假,甚至刻块碑,伪造成前人的石碑埋在地下,过几年又挖出来,以假充真。截止到目前所看到的史料,太极拳三个字最早出现在武禹襄的论述中。当然并不能因此说武禹襄创立了太极拳,因为在武禹襄之前,作为一种有鲜明技术特征的(后来被武禹襄名之为...
孙式太极拳, 童旭东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970字
⁄ 阅读 3,930 views 次
有朋友问:如何才能在搭手中打透对手?
答:松冷疾整。
如果自己松不下来,后面的冷疾整的发力就没有,即使摸到机会也只能白白浪费。所以搭手的第一要务是自己要松下来。自己松下来,但是手法还要严谨,如果自己的手法不严谨,虽然松下来也难免挨揍。所以,放松与严谨永远是不可分的。
当做到松与严相统一后,就要在冷字上做文章。如何做呢?
一是对对手的来劲要听的准。
二是掌握对手重心的虚根以及空拍。
三是发力要没有预兆...
童旭东, 技击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5618字
⁄ 阅读 11,929 views 次
近日有朋友送我一本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万籁声回忆录》,读罢,真是大开眼界,原来这是一部集聊斋、封神榜和妄想录之大成的奇作。内中不仅充斥着神鬼灵异之说,更是毫无顾忌地篡改事实,捏造谎言,所述之情形几如疯幻。限于本文的篇幅,我不可能一一例举,本文仅就该书中涉及的万籁声在1928年10月中央国术馆首届国术国考的表现和1929年12月在上海国术大赛上的表现做一实事求是的澄清。现将《万籁声回忆录》中有关他在中央...
童旭东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11字
⁄ 阅读 4,757 views 次
5月28日参加泰州孙氏武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会上表演者20人,师兄刘树林先生观后认为:演练者大多“没有气儿”,也就是行拳都是在用血气之力努气,而不是以中和之气行拳。我虽未参加表演,但自审自己平日练拳亦有此弊。刘先生说:“孙禄堂先生要求行拳时要纯任自然,孙存周先生也是如此要求。只有纯任自然才能气与力合,做到纯任自然后,只要肯下功夫,功力自然增长。但是什么叫自然?怎么才能做到自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有明...
童旭东, 自然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004字
⁄ 阅读 5,077 views 次
一些人热衷斤斤计较谁家前辈的功夫比谁家前辈高的话题,对于武术界的前辈而言这类争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较真的话,由于没有当时交手的录象流传下来,甚至根本就没有录象,所以这类争论缺少证据,完全是道听途说的无谓之争。
评价前辈的武学造诣,唯一可参考的是他们的思想和学术。2009年,香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举行了盛大的香港国际功夫节,首届国际武学论坛是其中一个单元,在这个单元的活动中,霍培林先...
童旭东, 思想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519字
⁄ 阅读 4,139 views 次
作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散打,由于有拳套作为防护,对进退之道虽有考究,但终不及传统技击,尤其是孙氏技击来得重视。孙氏武艺的徒手技击,挨上一下轻则受伤,重则毙命,因此,孙氏武艺极为重视、考究进退之道,要求进则惊,退则冷。
进有缓进、骤进、逼进、突进之分。
一般而言,对于攻击力相对弱的对手,多以缓进逼之,令其难以脱身。对于攻击力相对强的对手,多以骤进突击,求得攻其不备。当然缓骤都是要相互孕育,缓中蓄骤...
童旭东, 三体式, 技击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469字
⁄ 阅读 4,067 views 次
有朋友问,三个月想练出防身的功夫,是否可能?
答:完全可以,但是要看防身的对象,如果是非技击专业的普通人士,一般三个月是可以的。
那么用什么呢?
5321法——五公里跑步、三拳、两肘、一腿。
跑步对于弱者是最重要的防身技能的基础。所谓走为上。其实弱者面对强敌,第一选择就是跑,能跑就有机会。所以,跑步是非常重要的防身能力。
三拳练什么?直、摆、勾。但是这里所说的直、摆、勾与拳击不完全相同,步法是拳击的步法,...
童旭东, 技击, 速成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652字
⁄ 阅读 3,636 views 次
我曾说练习太极拳时,要做到周身与空气相粘。有人说这只是内意,并非是外形。也有人说松散通空是其法门。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似是而非。
若要做到周身与空气相粘,最重要的法门是身知顺逆之理。若能身知顺逆之理,则不仅是内意与空气相粘,而且外形也真真切切地能够体现出周身与空气相粘。
什么是顺逆之理呢?就是孙禄堂先生强调的:“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相关阐释见《孙氏武学研究》第16——26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示一下粘人...
孙式太极拳, 童旭东, 技击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580字
⁄ 阅读 3,884 views 次
散手中能以柔劲应敌不容易,一旦做到能以柔劲应敌,说明已经逐渐步入到自如的境界。
柔劲应敌,一要自身内外协调一家。二要步法身法矫捷轻灵。三要有感而遂通之能。
出手两臂如蛇,顺敌变化,不即不离,见隙而进,与敌手臂或身体相距一寸时,仍是混混沌沌似无定向,将及未及之际,感而突发,无不中的。
感而突发,即感知对手的意图及变化,全在借势击敌,故能产生冷脆惊炸的打击效果——俗云柔弹力。
散手如此,推手也是如此。
剑...
童旭东, 技击, 散手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772字
⁄ 阅读 3,698 views 次
一、紧与对榫
说某人拳头硬,并不是指某人出拳速度快,也不是指某人出拳的力量大,出拳快或力量大都不能产生硬的效果。拳头硬甚至并不是指某人仅仅是“拳头”硬,而是指某人不仅拳头坚硬而且某人的拳头连同某人的整个身体成为一刚性物体:全身骨节瞬间攒紧,整个身体如同一个钢钎打过来,不管是速度快慢,还是力量大小,伤人的威力首先表现在整体硬度上。这就是明刚之劲在最初阶段的劲性特征。这是劲力形成基础的基础。很多人忽视...
童旭东, 技击, 松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