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BLOG

孙氏太极拳——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296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274 views 次
孙氏太极拳,式极简而意极精,内涵极深,非各派所能及。当今习此艺者,能得一鳞半爪,已属难能可贵。三十年来,我游历各地,接触者何止百千,能全面继承者已无。比如,孙氏太极拳中蕴涵了踢打摔拿、腾挪闪赚各艺至精之要,谁人能全面示范之?仅就摔拿二艺,能得其皮毛者已寥寥无几。孙剑云老师告诉我:孙氏太极拳蕴涵的摔法,是孙禄堂先生对保定快摔技法做了凝练和提升,总结出十八个要诀,融入拳式中。孙氏太极拳拿法,则是孙...
阅读全文

松静与松开——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3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452 views 次
练习孙氏拳既要松静,还要松开。有人说这两件事难道不是一件事吗?没错,对于初学者,开始练拳时还难以将这两者统一。首先从松静入手,体会松静时身体的状态,然后通过拳式体会松开时身体的状态,松开时要保持身体在松静时的状态。 松静是没有底的,永远在不断地深入中,期间或有反复,但总在深入,没有终点。 松静是门学问,即要有意,也要无意。有意就是暗示自己要松静。无意就是不要强迫地专于一意,而是一种映照的状态。所...
阅读全文

重、轻、透——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97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322 views 次
数年前,我曾写过篇关于短文“冲重抖透四劲浅说”,涉及到搭手和不搭手两种情况。本文谈的“重、轻、透”皆为搭手时的劲道。 重、轻、透反映出来的是搭手(未发力)时劲力质量的不同层次。说明造诣处在不同的程度上。 搭手时重,有两个层次,如果是用重手,则说明还没有形成拳中之劲力,在劲力方面还处在门外。如果是用手不重,而手臂沉重,则说明拳中的劲力开始上身了,在劲力方面已跨入门内了。也就是周身松到一定程度了。如杨澄...
阅读全文

旷世真人 寥无知音——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0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417 views 次
孙禄堂先生武功绝顶、旷世无匹,思想极为深邃,见识高卓,独步武学颠峰。终其一生尤其是晚年时内心甚为寂寞,盖因环顾宇内无一知音。我本人研究孙禄堂先生及其武学已三十年,可谓日日有得,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深感对孙禄堂先生以及武学的认识只是略窥冰山一角,九牛一毛而已。因此,每看到当今一些人谈论孙禄堂先生是什么什么的时候,我感到他们太过浅薄,试问你们掌握有关孙禄堂先生的多少资料?你们对于孙氏武学有过多少年...
阅读全文

漫谈练习太极拳的常见病——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34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526 views 次
无论哪派的太极拳对于健身无疑都有一些效果良好的例子。同样毋庸质疑,练习太极拳者也常常犯有一些常见病,从认识上到身体上到技击上。 病之一:以为就这口汤饱人 我有位朋友,擅长多种拳术,曾是职业跆拳道高手,对于咏春拳、散打也有很深的造诣,自称腿法、肘法在台湾第一,后拜在魏树人门下学习杨氏太极拳老六路,自以为功夫大进,便把魏树人及老六路吹上天,依他之意,老六路差不多算是天下最精妙的拳术了。其实他的这种认...
阅读全文

鼓荡劲与髋关节和肩胛骨——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42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909 views 次
本人演示的发力瞬间的身体状态 孙氏拳发力所发出的是整体的复合力,大的方面说由三部分组成:蹬(身体总重心的水平移动速度)、转(身体自转的螺旋转动速度)和鼓荡(身体各大关节的瞬间打开的速度)三者合一而成。孙氏拳练就的能力之一就是从意到形使这三者合一。关于如何蹬、转,谈的人多。关于鼓荡,谈的人少。鼓荡劲要做得充分有三个条件:第一髋关节和肩胛骨要打开。第二内开外合之意要明了。第三是球劲之意要掌握。所以...
阅读全文

拳术对身体之要求自然——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02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097 views 次
  两年前本人练习孙氏八卦拳拳照 总听到有人说:练习拳术只要自然就好。甚至认为只要自然,功夫逐渐就上身了。那么什么是自然?难道自然就是顺着自己的习惯不需遵循任何规矩?如何这就是自然,那么不练拳就比练拳更接近自然。显然这种对自然的解释是荒谬的。拳术中的自然必须通过规矩才能形成。于是孙禄堂老先生提出行拳“九要”,相关内容以及释义参见《孙氏武学研究》第24章。在行拳“九要”的基础上,齐公博先生在河北省立...
阅读全文

交流与进步——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67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586 views 次
任何学术,没有交流就难以进步,拳学也是如此。 当代传统武术技击能力之所以退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实际交流不够。尤其是不同拳种之间的交流太少。为何如此,门派之见深重是其主要原因。 此外,当今传统武术的陋习之一,就是斤斤计较于个人之间一时的胜负,并常常把个人之间一时的偶然性的胜负,有意放大为不同拳派之间的技术优劣,再加之一些好事者的大肆渲染甚至编造,给不同拳种之间的技术交流增加了极为沉重、本不该承载的...
阅读全文

孙振岱先生题孙存周先生——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9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854 views 次
拿人若提笔,掷人似插花。动静怎无形,夺魂一刹那。 拿人若提笔——由此可见孙存周先生沾粘对手的功夫之深。有位杨式太极拳的著名传人也是太极拳史方面的专家告诉我,孙存周先生在太极拳方面的功夫要在杨少侯、杨澄甫兄弟之上。他给我讲了两个例子,我不便公布在这里。张烈师兄告诉我,孙存周先生对别家的太极拳从来评价不高,认为他们根本不配谈技击。他自己的功夫主要出自形意、八卦和孙氏太极拳。孙家的形意、八卦里面同样有沾...
阅读全文

孙氏临界态三体式——童旭东

2012年02月14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202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6,854 views 次
  这是我两年前拍摄的孙氏临界态三体式,在临界极限状态求意之虚无、体之放松是练习此式的心法,所谓极还虚之道。 这个式子站的还是有不少缺陷,主要是身上的球劲还不够充分彰显。夏天时穿背心、短裤拍摄,身上的球劲之意可能会清楚些。 为什么要站极限(临界)三体式?因为在这个极限(临界)状态下,周身阳面的筋脉一同涨紧到极限,而同时身体的阴面即肩窝、胯窝、胸、腹完全松弛,如此使周身如一弹簧球,外紧内空,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