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武学是以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为构架,以中和为宗旨,以内劲为核心,以融通百家之技化归内劲为体用,构成的大武学体系。孙氏武学在文化上的贡献,一方面体现在极大地提升了技击的实效性,使技击合于道。另一方面表现在哲武一体、修身复性的特征上。孙氏武学在哲学上的意义,是通过对内劲的修为,提升完善身心性能,从而为儒家哲学的复性、道家哲学的无为、佛家的缘空建立了得以验证其真的根基。本节重点论述孙氏武学对东方哲学以及人类文化的贡献。
一、儒家哲学与孙氏武学
中国学术以儒家、释家、道家三大家为显,其中尤其是儒家学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影响至深。尽管现代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经历了西方科技文明的全面覆盖和普及,更经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长期洗礼,但是,直到今天儒释道的思想在当代中华文明中仍具有无可代替的强大的生命力。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思想、八荣八耻的提出,前者反映了当代中国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吸纳,后两者则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儒家思想的接续。换言之,马克思哲学与现代科技文明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儒释道三家的学说尤其是儒家的思想早已融入中国人的骨血中,是挥之不去,铲之不绝的,几为千年一贯的传统。甚至一些口口声声批判儒学、鄙视儒学的人,在他们面对具体事物的处理时,也无形中不得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那么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所以能在国力与社会发展的比较弱势中与西方文化并立,表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究其根本就是儒家学问的目标是对人的,是向“内”用功而产生效果的。而西方的科技文明与主流思想的目标是对物的,是向“外”用功而产生效果的。即使同样研究人,儒释道三家研究考究的对象是自我心性。而西方人学研究的是心理动机。同样,一个是关于本体的自性,一个是关于源于外欲的他因。因此儒释道三家学说是西方任何学说都难以替代的。尤其对于个人而言,儒家是关于人类心性的学问,所以无论这个人是生活在一个强势的国家与社会群体中,还是生活在一个弱势的国家与社会群体中,儒家关于人性的学问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恒久生命力。
那么儒家关于人类的心性是种什么样的学术呢?
儒家学说是以六艺为代表,六艺者,《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现代儒宗马一浮先生认为,此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为学术之原,而六艺又统摄于一心。因此,儒家的哲学依据就是其生命道德哲学,即其心性之学。其学说的基础是建立在人之初生性德本来具足这个命题上。当代儒学研究者滕复先生指出:“这一观点是儒家哲学的本体论基础。从孔孟到宋明诸子的儒家正统以心性为本体,这看上去与西方主张以主观精神为本体的哲学相似,但儒家哲学尤其强调本体的道德性,故而两者实有着很大的不同。哲学首先是人类对于世界普遍性的抽象思考,而这种思考最重要的是对普遍性的本质做出回答,这就是本体论层次。儒家道德哲学的心性本体论在孔子学说中已露端倪。孔子虽然罕言天道,但这只能说明他更注重人的道德实践,并不表示他忽视对道德问题的形上本体的解决。他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命题,正是一个本体的命题。孔子说这句话当然主要是就其道德意义而言的,他在创立或者不如说讲论儒家道德哲学时,也许已经意识到这应该是他的哲学的出发点。他没有对这个命题展开论证,但是毕竟为儒家哲学开出了一个思路。哲学往往是在争论中发展的,孔子提出了一个命题,尔后的哲学家便开始围绕着这个命题展开争论。著名的有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等。这种对人的本性之道德意义的讨论,对于道德哲学而言,正是本体论的讨论。其中孟子的性善论比较符合孔子的思路。孟子以后,《中庸》、《易传》等儒家著作进一步将关于人的道德本体的讨论扩展到宇宙论的范畴,使得儒家道德哲学的这一讨论最终超越了人性论的畛域,形成了较完善的和较成熟的本体论思想。当然,我们说孟子以后特别是宋明儒学超越了人性论的畛域逐渐形成了完备的本体论思想,是按照西方哲学的分类法以及分析方法来论述的,西方哲学将哲学按其内容划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部分,这已经成为今日哲学分析的一种习惯,我们这里也不得不延续这种习惯。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儒学尽管从孟子、《易传》到宋明儒学体现出本体论的成熟,但是从根本上说,这只是表明它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成熟,在根本上,儒家哲学作为一种与西方哲学截然不同的哲学,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合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认识与实践为一体,是即本体、即认识、即实践的,因而也可以说不分本体、认识与实践。有时做出这种分别只是为了分析的需要,读者于此不可不察。”就论析而言,儒家的认识论的目的就是“变化气质,复其本然之善”。滕复先生指出:“孔孟以后的儒家认识论,与西方的诸种认识论的最大不同即在于它主要不是以‘认知’为目的,而是以完善个人的道德修养为目的。同时可以看出,这种认识论是以性善论为其本体论的依据的。它主张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成为其人的道德因子,这是‘本然之善’,也即是‘天德’或‘天命之性’”。“因此儒家认识论的目的,即在于要求人们‘变化气质,复其本然之善’,亦即复归其内在本有的德性。”“因此,以人的德性为世界之本体,并以复归这一本体为认识的目的,这可以说是儒家哲学的主要特征。”就论析而言,儒家哲学的实践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天德王道之所表显”。滕复先生指出:“这是儒家道德实践的两个方面。表显天德即是说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是道德修养并非纯粹抽象的心理或思维活动,它是一个实际的生活过程,表现为人的实际生活践履。同时,由于人类的个人实际生活都离不开群体,事实上每个人的道德实践都与表现为国家、社稷、百姓日用的整个人类生活有关。因此,个人的天德之自然流出,必见诸于行事,表现为王道。”“综上所述,儒家哲学的实质是以德性为本体,以复性为主旨,以实现天德、王道为最终目标的学说。”这是滕复先生对儒宗马一浮先生儒学思想的阐释。由此,人们不禁要问:何以证明人之初生性德本来具足的?这是整个儒家哲学得以确立的基础。这个问题在汉唐时期,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汉唐时期,道、佛两家学说的兴盛,促使宋明时期的儒学家借用佛道两家的学说和修习方法来证明人之初生性德本来具足这一儒家哲学的根本命题。于是出现宋明时期的三教合一,外儒内道以及以佛证儒等学说。但是无论佛、道,其与儒家宗旨的根本分歧就是对现实世界和现实问题的态度,佛道两家基本上是一种出世的学说。因此以佛、道来证儒在宗旨上存在歧义,在实行上更受到社会人群绝大多数不得不入世这一客观现实的限制。因此,三教合一也好,以佛证儒也好,都只是极少数人也许可以从中获证的途径,即使如此,佛道两家的获证途径多在本体和认识的层面,其弊在有体无用,与以道德实践为最高目标的儒家学说不能完全匹配。而儒家自己提供的途径,则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逐渐印证,这条路线比较漫长也不够直接。更重要的是,这种间接的印证,往往使人在没有看见果实前,就已经疏于浇灌了。因此,从身心性能的发挥上既不直接也不完备。所以,儒家哲学的实证基础长期以来存在缺失,究其根本就是没有直接从身心性能上使人获得人之初生性德本来具足的体用兼备的实证体系。这也就造成儒家哲学与西方科学哲学缺少融合的接口,因此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一时难以找到立足的根基。同时,也造成广大人群在践履儒家哲学的时候由于缺少内在体验的参照航标,使得儒家哲学的精粹不能为广大人群所直悟、所掌握,千百年来反而造成了种种流弊和歧义。这也是两千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儒学家们不得其解的难题,也就是如何为儒家哲学的本体论命题建立实证根基的问题。孙禄堂先生创立的孙氏道艺武学体系使这一难题的解决有了思路。孙禄堂先生是“立象以尽意”,通过对其武学实践的总结与升华,以自我身心性德的提升作为印证依据。于是通过无极式证以复初之功为人身先天真一之气,即拳中之内劲,证以复初之真。又建立了以中和——内劲为核心的孙氏武学体系证以先天真一之气具有体用完备之功,于是印证儒家“人之初生性德本来具足”的命题。此外,孙禄堂先生创立的道艺武学体系适合于一切人群,无论是儒家还是佛、道,乃至西方科学哲学,也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因为孙氏武学是直接针对人的身心性能的提升与发挥的,所建立的体系是一个使本体、认识、实践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