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习理论,加深理解
形意拳以意为先,以意御形。意者何?形而上也。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以学习好的东西。故须对理论格外注意,务实要先务虚。“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特别是内家拳的某些道理,与常人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诸如放松,诸如用意不用力,你只有真正地相信这些道理,才有可能在打拳中照着去做。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即若离;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说明真正的道要被人们理解并实行,是不容易的。因为,它超出了人们正常的知识范围,越是大道,越是先进的道,越是超前,就越不容易被理解。只有“上士”,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上智”,才能够欣然接受并实行之。即使中等水平之人,也仍然是将信将疑,更不用说低智商者。
切不可小看意念的力量,即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这也是不难理解的。拳术是追求动力定型的,也就是身体的记忆(也有人说是肌肉记忆,其实要远远超过肌肉的范围),而前提是神经的记忆,在意念中先定型。看体育比赛常常可以发现,体操、跳水和田径运动员,在上场前会闭目冥想数秒钟,把即将要做的动作在脑海中默想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做起来,就不需要再想了,身体各个部分会按照储存在神经中的“程序”自觉自动地完成动作。我们平时成千上万遍地重复拳中的动作,就是为了达到无意而为的地步。所谓熟能生巧,就是不用想就能够做出来。但为了达到用时的不想,那么平时就要多想。练拳首先要用脑子,然后才是身体。
加强理论学习,但不要去钻牛角尖。现在的拳经越出越多,越来越厚,各种口诀漫天飞,冠以一大堆数字,神秘兮兮,初学者还认为是武功秘籍,只要背诵下来就可以练好功夫了。仔细看过,就会发现其实并无太大实际意义,有些干脆就是在搞文字游戏。人都是两只手两只脚,拳打来打去也就是那么几下子,手脚都配合上也就是那么些组合,要出新花样新感觉谈何容易。能够把现有的讲清楚就已经很不错了,何必故弄玄虚,或大搞烦琐哲学。读书是为了明理,写书是为了让人明理,把本来很简单的道理搞得那么复杂,误人子弟。凡经典必是简要的,因为圣贤没有时间说废话。
现在还有一批“网练”者,专门在互联网上卖弄,传播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以哗众取宠,学者万不可受其蒙蔽而误入歧途。加强理论学习不可见庙就烧香,一定要见了真佛真经,再拜不迟。那么如何判断李逵和李鬼?一句话,系统、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并有良好的历史记录。对那些“隔山打牛”之类的故事最好敬而远之。现代的人普遍文化水平要高于前人,从前习武的人有文化的不多,所以内家理论就显得格外神秘,按现在的观点看,都是可以解释的。现在人练武就要用文化高来弥补实践少的不足。
四、精练巧练,提高效率
练拳不在多而在精,每打一下就要有一下的体会,每练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收获,不能做简单的重复。现在都是业余爱好者,每天能保证一二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从前练拳的人都是职业武师,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我们现在就必须精练巧练,最后达到熟练。怎么精练?说穿了,就是动脑筋的重复。孙老先生曾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你做一遍,我做一百遍,不是为了凑数,而是提高质量,加深体会与理解。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会有一定的质量。但数量并不会天然转变为质量,关键是要用脑子去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打拳应该是七分靠脑,三分靠手脚。傻练蛮练,只能练些庄稼把势,练不出内家拳。内家拳首先是内,内意外形,脑子不能闲着。精练,就是保证每一下的质量。诸如站桩,哪怕每天只站一次,但一定要站到实在站不住了为止,而且在最后还要再坚持几秒钟,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临界状态”,这样才有进步。如果一累就换腿,站一个钟头也没用,不如前者的几秒钟。练拳要如拧毛巾里的水,力求把水拧净。即使这一下拧不净,下一次也要多拧些出来。这就是提高效率。囫囵吞枣,不过是自欺耳。 还要巧练。找最重要的。自己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禀赋的多练,其余的会了就行,别忘了就行,甚至会不会都行。这就是扬长避短。你人很魁梧,身强力壮,就不要去练什么猴形、蛇形之类,而如果你身体比较单薄瘦小,就不要去练熊形马形。总之,要人与拳合,练起来才事半功倍。
精练巧练的最后,就是熟练,熟能生巧,把最重要的动作做成最习惯、最自然、最简单的,你就会抬手就有了。
五、明师指点,解惑阙疑
明师者,非有名之师也。现今沽名钓誉,浪得虚名,招摇撞骗,误人子弟者太多。明师者,明白人也。懂拳,会教。好教练不一定曾是好运动员,好运动员也不一定能成为好教练。懂拳要真懂,拳理、特点及训练方法,都要全面掌握。会教,要能因人施教,看出你的毛病在哪,找出改进的方法,而且要见效快。学练者自己可以很容易体会到老师的高明与否,一点拨就进益,事半功倍,当然是好老师。
不会教的人有各种情况,有自己功夫不错,但表达能力差,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鸡毛蒜皮满天飞,学生如云山雾罩不得要领的;有只让学生苦练,却讲不清如何练,为何练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至于自身水平就不够,却非要充先贤的,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能够找到明师,是缘分,可遇而不可求也。
六、广泛交流,切磋砥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文尚且如此,习武犹须有人不断交流切磋。仅靠老师是不行的。以学习推手为例,你总推不过老师,虽有长进,也只是增长了挨打的本事。当然,不挨打就学不会打人,但只挨打也仍学不会打人。必须有水平相近者经常交流过手,切磋武功,时有胜负,尝到过胜人的滋味,才能知道自己的功夫有多深,有没有进步。即使与不如自己的人过手,仍可长进。体会胜人的滋味,对学武者非常重要。因为,学武就是为了胜,胜的次数越多,胆气越大,信心越增,习武的乐趣也就越大。一般来说,互有胜负时最有刺激性,我们虽然不提倡好勇斗狠,但要提倡敢于动手,敢于对抗的精神。武之魂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习武首先是振奋精神,强悍精神,其次才是强身健体。前面曾经讲到练与战的关系,不交手,所学的拳永远是体操;交过手,才知道怎么练拳。所以,能够有同门数人,经常一起切磋交流,乃一大幸事,一大乐事,也是有缘之事。
同门交流,要不以胜负为目的,而以体会验证平时所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要。互相要喂手,给同学创造机会,反复体验。若只求一时之高下,则终难有大长进也。胜要胜在道理上,败也要败个明白,就没有浪费时间。而在自己还没有相当经验时,万不可急着与生人过手(更不要说比武),江湖险恶,弄不好无端受伤且不说,经验不够时即使输了都不知道输在哪,于拳艺无补,还容易把思想搞乱,倒不如先关起门来与自己人练熟。拳谚俗语云:“练拳三年,打遍天下;再练三年,大门不出;再练三年,寸步难行。”大凡刚练过几年的,与不会的时候比猛然增长了许多功夫,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力量,初生牛犊“无知者无畏”,以为天下无敌也。随着对拳的理解加深,便越来越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够给自己挑毛病了,此时便会觉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还是老老实实关起门来自己练。练到最后,随着对拳的全面深刻认识,随着对武术界和武林人物的广泛了解,越来越觉得自己差的太多,举手投足间自己都不满意,觉得浑身都是毛病,打起拳来,或与人交手,都觉得如履如临,战战兢兢,丝毫不敢大意。说这些,只是希望戒骄戒躁,保持清醒头脑,而不是挫勇折锐泼冷水。既然习武,就要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尚武精神,敢于对抗。“夫战,勇气也。”常保此气而不衰,拳庶几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