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福刚发表的所有文章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80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588 views 次
在孙氏太极拳中,有许多动作是可以挑出来、单独、反复练习的,以提高对动作的理解和练习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更有好处:在开始学习时,记不住套路的连接是最常见的困难。那就把已经会的动作,拿出来单独练习,同样可以收到练拳的效果。据我所知,有些前辈教太极拳,就是把单式抽出来,反复练习,然后再串起来成为套路。 就是已经完整、熟练掌握了98式全套孙式太极拳的人,也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做单式的操练,这对于深入理解、纯熟掌握,有很大好处,孙存周先生就经常把懒扎衣单独做。下面把这套拳中适于单独操演的式子,做一......
阅读全文
常常有人问:打一趟传统98式的孙式太极拳,究竟要多长时间为最好?我的回答是:合上你自己的呼吸打,该多长就是多长。什么叫合上呼吸呢?就是基本上做到:开为吸,合为呼,收为吸,放为呼。其依据就是人在放力、用力使劲的时候,一定是呼气的,或是憋着一口气,没有吸着气发力的。 既然是合着呼吸打,那么快慢就各不相同。因为各人的呼吸节奏是不同的,在不同功夫阶段的呼吸节律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初学者打98式用7到10分钟左右,再快就肯定合不上呼吸了。随着功夫的加深,呼吸越来越深长,拳也就越来越慢,从10分钟到十二~十三......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49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858 views 次
孙式太极拳套路的编排上是不对称的,许多动作只做一边,通过单式反复的训练可以把另一边的感觉找一找。那么是否就该把另一边补上?或者干脆有人说孙式太极不够完备,包括一些门里人也心怀疑问。所以在官方定的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里,就出现了故意逆反的编排,以为是在为传统的孙式拳补遗,实则把孙式拳糟蹋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惨不忍睹。 在我看来,所谓孙式太极拳不对称,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第一,天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是不对称的。人的左右脑、左右手有不同,内脏如双肾的分布高低不对称,左右腿迈步的大小也不同。......
阅读全文
基本脚位:前脚直向前,后脚斜45度在后,无论在哪个脚上,是后脚实、前脚虚,还是前脚实、后脚虚,这样的45度脚位,都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因此可以称为基本脚位,在整趟太极拳里占了绝大多数。 前虚后实45度脚位是最基础的,来自于三体式。最相象的如:手挥琵琶式,左(右)通背掌,高探马,践步打锤,云手下式,单鞭下式等,前脚不论全掌着地还是虚点,都是三体式之意。 前实后虚45度的脚位,都是用在向前出步,跟步而成,虽然重心变了,但仍不失三体式之基本结构;只要后脚一落实,前脚迈出去就是三体式。如:搂膝拗步,懒扎衣的......
阅读全文
脚不象手可以看得见,所以脚型的问题实际是寻找脚的感觉,控制脚的使用。所以用“型”而不用“形”,前者有内在结构之内容,不光是外在的形态。前面讲的手型也是如此,它有内在的感觉和要求,不只是外形摆摆样子的。 脚型基本要求是三条:坐满足跟,涌泉吸地和前滚后拔。 坐满在后脚跟,主要支撑部位是脚跟,而不是脚掌,这样的好处是保证一轴到底,最大的重力是在脚跟上,而不是在前脚掌,中间不打折扣。 坐满在脚跟,不等于前脚掌发虚,脚趾仍然要抓地,但不可抓过、把脚底抓空,而是尽量增加脚和地面的接触,意念是涌泉穴要如章鱼的......
阅读全文
除了对手型有严格的要求外,手的位置也非常重要。 拳中的手不只是狭义的手掌和手指,也包括整个上肢:肩、肘、腕和手。 手位的基本原则如拳经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明确指出手是以心脏为中心而运动的,肘不能离肋部太远。对上肢而言,梢节是手,中节是肘,根节是肩。 肩是根,所以是不能乱动的,或者说除了转动外,不能有其他的动作,比如耸肩、架肩,肩这个根本一动摇,整个上肢就脱离了整体,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肘来说,既不能夹死在腋下,也不能翻肘或强直,肘下要透风,总以能放下一拳,或者说大臂与躯干的夹角在45......
阅读全文
说是太极“拳”,实际握拳的时候远远没有用掌的时候多。在套路中,除了“搬拦锤”、“肘下看锤”、“践步打锤”、“指裆锤”、“双撞锤”等少数几个动作是攥拳外,剩下都是掌。所以掌型对不对,就关系到拳的质量。而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很忽视这一问题。人们关心的都是大动作的路线、姿势、劲力和用法,没有人去细抠手的细部问题。以为手张开,伸出去就是了,没有什么对与不对。 实际上,手型的对否直接影响到整体动作的正确与否,也影响该动作所要达到的内部抻筋、通气血的效果,影响腕部力量的提高,当然更影响使用的效果。在松肩坠肘的前提......
阅读全文
弯弓射虎 接转角摆莲, (1)双手从腰部顺左肩的方向徐徐翻转着伸出,到极处,手心向下,腿不动,因为身体是斜对着前方,所以两手出去是一前一后,而不是齐的; (2)然后.再将左足收到右脚前虚着点地,同时手变拳收到腹前. 此式的关键是身法步法,与形意拳之熊形相合,两腿是扣步扣膝抽胯,既不是马步也不是弓箭步,重心在两腿之间偏前.身体是扭着的,不是正对着出手方向,脚下走的是“之”字步,取闪开中央走两旁之意,身体要斜对着中央。 很多人练成了正对着前面,就失去了意义,既不利于应用也不美观,实际上练起来也不容易站稳。出......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36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131 views 次
接退步跨虎: 左脚往右脚后落下,足尖点地,全身拧转,同时双手高举在头前抡动,待左脚踏实,右脚摆起,用双手拍击其脚面。此式动作不难,而角度难掌握。 如果退步跨虎是面对南方,那么做完转角摆莲室,右腿落下应在西南方,而身体面对的方向应该在东南方,右脚落地时足尖向里扣住,两腿均曲着,重心在两腿之间,一如形意拳之熊形步,双手手心向上收在腰处,身体微右转,以左肩向着东南方目标。许多人将步子落成马步或弓步,并将身体正面对着前方,就散了。 此式转身的要领与左踢脚接右蹬脚时相同,即不可单腿旋转,而要左脚紧贴着右膝盖踩下,......
阅读全文
单鞭下式 接单鞭: (1)向里扣右脚,重心移到右脚上,右手同时收回按在右胯处; (2)左脚微转至脚尖直,并回撤些许,步子大小与三体式同,左手原地不动仍为立掌。整个身形要比平时练拳低些,是为下式。 此式与云手下式的定式是一样的,但来的过程不同.这两个下式都要注意几点:一是一定要下去,要比正常的行拳高度有明显的矮,至少10厘米;二是下去时身轴保持中正,尽量不要倾斜;三是保持单重,即重心保持在后脚上,双重状态下做,要容易得多,但缺少了临界态训练的意义;四是在作到前三点的同时,保证膝盖的顺畅,也就是没有扭动.检验方法是看膝尖......
阅读全文
接高探马。 十字摆莲: (1)重心到左腿,右脚自左下至右上摆动,同时用左手拍击右脚面, (2)右脚落地在身体的右前方,两手平伸开如单鞭,重心在两腿间,右脚偏重些. 在孙剑云先生的书中,是把高探马后面的两个动作也算在十字摆莲里,即:1,随右脚向外摆步,两手合抱球在胸前;2,两手沿球面拧转,同时身体右转,左脚放在右脚旁。这应该是高探马的动作,至少在前面的高探马中是这样划分的,为求前后统一,十字摆莲的动作,还应该从起脚算起。 摆莲脚在少林拳中是基本功,有里摆、外摆。这里的式子是外摆,意在外脚背,用摆动的惯性,去击打对......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97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896 views 次
接云手下式: (1)接前式,再向下矮去,边下蹲边移重心至左腿,左手收回到左大腿旁,随着左腿站起贴住;右手顺着右腿穿下,又与右腿一起抬起,腿极力抬高,以大腿贴胸为佳,至少抬至大腿平,而手抬至右耳旁,不可紧贴于耳,要有10厘米左右的空隙,手要立掌,肘45度向外撑住,不可夹肘下垂,手脚要齐起齐落,有如牵线木偶般,微停; (2)向前下方迈出右脚,蹲下再起左手左脚,与右边动作完全相同. 此式是先下后上,起伏比较大。先下是从云手下式的高度(已经比平常低了)再下去,膝盖几乎挨着地,再抬起;后上是从前面的低升起来,支撑腿几乎站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