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福刚发表的所有文章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522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6,151 views 次
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说起容易做起难,放松就是练出来的功夫,功夫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放松也永无“成了”之日。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放松之路。 我在前面文章中屡次谈到胯的作用和胯的放松,之所以先讲胯,是因为胯实在是第一重要的,无论是承重、运动、发力------,只要我们在用自己的身体,首当其冲的就是胯。前面讲了许多,这里不再重复。 那么,第二重要的就是肩了。从我们人体生理结构来看,躯干是我们最主要的部分,四肢尽管缺失不得,但毕竟缺了还不至于危及整体,躯干就不同,干之不存,枝将焉附?如果不算头......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55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918 views 次
前文《孙式太极拳的进阶》发表后,网友发帖谈了自己的体会: “对于初学阶段,或者是基础阶段,应多强调共性化的东西。基本功的次第几乎是一定的,谁也躲不过。在这个阶段不能因为自己的苟且偷安之心,而去过早地强调个性化。等真正进入了中高级阶段,才可能慢慢谈得上个性的演绎。” 话不多,也很朴素,但谈出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规矩与风格的关系,用哲学术语说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武术之所以区别于其它文化体育项目,是因为她特有的个性,但在武术门内,这些就成为了共性,同样,武术各门派之所以能划分区别开,是因为之间的......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38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131 views 次
孙式太极拳中规矩很多,45°就是个很重要的规矩,这个角度必须牢牢记住,时时做到。 为什么?因为45度恰好是中阴中阳的角度,在直角坐标系中两个方向上的分量相等,正好守中,不偏不倚。身体太正则太阴,太偏则太阳,都是失中。45度是理论和实践上的最佳角度,力学结构最好。 首先就是两脚间的45°关系。 从起式开始,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重心在哪个脚上,两脚都是45°关系,重心在后脚的如:手挥琵琶式、如封似闭、懒扎衣中的捋式和掤式、左右通背掌、高探马、践步打锤、单鞭下式、云手下式等,重心在前脚的如搂膝拗步、指裆锤、抱......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78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980 views 次
呼应者,承接,转换也。 许多人不注意练拳前的敛气凝神以进入状态,也不注意收功后的放松缓步以平息恢复,来去匆匆。 上来就练,还没把无极式站上两秒种就急着蹲下开练。从常态到练功态要有个平心静气的过程,让身体和精神都安静下来,专注起来,然后再开步练拳。无极式要多站一会儿,有人说至少20次呼吸,按一次呼吸7—10秒计算,应该差不多是两分钟。据我看比较恰当,少了心静不下来,在这两分钟里不止是平心静气,还要把顶头竖项等规矩从头到脚至少想两遍,然后再练,气也顺了,身也整了。所以,准备过程是不可忽视的,古人云:凡事......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44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666 views 次
怎样才算把孙式太极拳练好了?怎么区分不同阶段的练拳修为?或者说,怎么来看一个人的孙式太极拳打得如何? 自己看自己,自己看别人,都需要一个标准。 标准的制定一定要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有明确的界定划分和可操作性,缺失任何一条在实际执行中都会遇到麻烦。 虽然练拳绝对是个人色彩非常浓厚的行为,也就是现在时髦用语“人性化”,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一个武术流派,肯定有她普遍性传承规律,这个基本特征是不能改变的,就像遗传基因,遵循严格复制的原则。我们探讨孙式太极拳的标准考虑的就应该是拳的“遗传基......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05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936 views 次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原意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因为天气条件的恶劣而放松练功。 从某种意义上说,夏练三伏比冬练三九还难,还重要。 冬天虽冷,但人的精气神聚拢得比较好,人爱动,出点汗很舒服。夏天则因为本就太热,本来就大汗淋漓,人体能消耗大,容易疲倦。从这点来看,似乎冬天比夏天更适宜练拳,但是从人体与四时的关系来看,冬主收藏,不宜大动,不宜太劳力,不宜出大汗,当然练了也没关系,也会有收获,但不会太大,因为人体总趋势是内敛,不是生长。夏天不同,主生长,最旺盛,体力虽然消耗很大,但可以补上......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25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565 views 次
初学练拳往往苦于手脚不协调,不知道先动哪里,后动哪里,用“手足无措”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但是,责任不在学的人,而在教的人,初学不知道是正常的,知道了才怪,否则要老师做什么? 从表面上看是手脚的配合问题,实际是因为没有了解我们打拳的动力过程,我们动腿动手,所有的力量来源在哪里?,每一个动作的发力过程究竟如何?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手脚就不可能配合得好,动作就不会协调。这不仅是打得好不好看的问题,更是整体发力的大问题。无论功夫练到什么程度,都是要不断考究的。 动作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一......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36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234 views 次
常有人问到套路的事,但看法不外两个极端:套路万能或套路无用。初学者往往把套路看作拳,以为练会了套路就是会拳了,因而只要见了套路就想学,认为掌握套路越多武艺就越高;而一些着眼于功夫、偏重于技击的人则说套路没用,是“死趟子”,真打不行。这到很像对于太极拳推手的分歧,也是两个极端,推手万能和推手无用。 至于还有一些想自己“创拳”的人,贬低别人的套路,把人家的动作拆散,修改修改,变变形,把别人的套路变成自己的“单操”,还美其名说自己这是打破套路的真功夫,这一类属挂羊头卖狗肉,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我的意见......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05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910 views 次
当今的体育活动项目多不胜数,可是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包括外国人,喜爱太极拳,选择练太极拳,这不能不说是太极拳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 只从强身健体上讲,太极拳就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它不但可以治疗许多用医药治疗棘手的慢性病,还可以治拳病,也就是练拳出了偏差、用了拙力浊气,伤了脉络、腑脏;大夫治不了,但是习练太极拳能治,只要按照规矩去打太极拳(无论哪种)都可以慢慢调养过来。 太极拳的缓、慢、轻、柔,看起来不起眼,实则深意大焉。众人都道气功好,气功对养身确有大妙,但也确实难练。原因很简单,静下来不容易。......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41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446 views 次
气功,曾经是多么神秘而时髦的词,30年来各种功法和“大师”各领风骚一、两年,走马灯似的令我们耳聋目眩,一直到法轮功闹得实在出格,才消停了些。所以也难怪网友们见到“气功”之类的词就有被忽悠了的感觉。 就像武术一样,再好、再高尚、再清纯的东西也会被人用来谋私取利,为非作歹,气功也难逃此厄运。它与武术不同的地方是,它比武术还要抽象,还要神秘,还要玄,所以就更容易被用来忽悠。 但这不是气功的错。 气功没有错,它既不玄虚,也不神秘,更不抽象,它是实实在在的科学。 我们身体里最神秘的地方,就是我们称为“经络”的系......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14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164 views 次
郝为桢先生有关于练习太极拳的三重境界的论述: “练太极拳有三层之意思。初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练习,身体手足动作如在水中,而两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长泅者浮游其间皆自如也。第三层练习,身体愈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时之景况,心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气稍为一散乱,即恐身体沉下也。” 初层境界。有过游泳经验的人都知道,人在水中行走或做动作,阻力极大,有劲也使不上,而且连站也站不稳。初学拳的人就是这个感觉,全身不听使唤,......
阅读全文
  • 02月
  • 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70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991 views 次
第三步,开合一体,练化劲。何谓“化”?毛泽东曾用一句话形容: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开就是合,合也是开。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也是水,水也是山,外形的意义已经淡化。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用拳经的话说就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 关于这一层的体会,笔者也仍在探求与砥砺之中。故不敢多做妄言,以免谬种流传,贻笑于大方。 老子认为“自然”甚至是高于“道”的最高境界,太极拳是顺其自然,归于自然,最后达到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