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福刚发表的所有文章
  • 04月
  • 06日
张大辉先生文章 ⁄ 共 54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8,136 views 次
发表于《武魂》杂志2012第三期 太极拳是关于意形关系的一门实践科学。意和形皆可分为大中小。 大意如生机勃勃,涓涓细流,红日灿灿,惊天动地,草木幽幽,流水汤汤,高山仰止,循循善诱等等。是一种情绪化的东西,由它导致的太极拳是一种舞蹈境界。 中意则为理性思维意。如李亦畲的《五字诀》所说“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等等。是一种冷静意,一种思考意。由它导致的太极拳更像是一种日常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平常表现和老生常谈。好比四时运行,日夜循环,人人都会,天天如此一般。 小意则是一种雕琢意,更是一种主观故意;......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9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9,796 views 次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六日恩师王禧奎先生仙逝于上海,光阴荏苒,倏忽已二十五载。 二十五年来恩师之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教诲声声在耳,仿佛一切即在眼前。作为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先生之入室弟子,恩师穷毕生之力传承发扬孙氏武学,惠泽后进。我虽从学恩师多年,得恩师日日苦心传教,但因资质平平,心智驽钝,师之所授只能悟其一星半点,于武之一道实是未有所成,有负师恩。然一星半点之所悟于健体强身则绰绰有余,每每闲暇之时,手舞足蹈,活动筋骨也自得其乐,足可一生受用不尽,此皆师之所赐,感恩之心不敢稍忘。 今乃恩师仙逝二......
阅读全文
钮永建序 技击之道,废之久矣,明清以来,古诀昧焉,虽偶有名手, 然势法功技,意气神形,未逮古真,难复其光,如此滥觞五百年。孙禄堂出,首揭内劲,独以形意八卦太极三家重铸鼎炉,融百家之术,合意气神形、势法功技为一 体。孙氏浑灏深古,翻古出新,其艺兼陶古今,其术与道同符,故能光耀古真,技击中兴矣。故孙氏诚为五百年来中华技击第一人。余主政苏省时,开办国术馆,孙 氏主持教务,孙氏立身处世,诚中形外,学识宏富,武艺绝伦,有古贤遗风,旷世之杰也。孙氏著述,无不以修身复性为旨,此次重印其学,宏扬其说,功莫大......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13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6,715 views 次
前排左1孙剑云老师,前排中郝家俊老师,右1王禧奎老师,后排右1孙保亨先生,后排左1郝家俊老师之女儿郝丽娜 王禧奎先生(1910-1986),河北任丘人,是上海老一辈著名武术家。先生德艺双馨,精研孙氏形意八卦太极,功力深厚,是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先生的入室弟子。 先生年幼时家境富裕,其父王永山是青帮的通字辈人物,在上海闸北区开封路开有一家名为“更新舞台”的戏院,是上海当时规模最大的戏院,能容纳四千人。1926年孙禄堂先生来上海,在当时上海社会名流引荐及其父恳请下,先生与其兄王禧林先生一起拜入孙禄堂先生门下,为孙禄堂先生晚......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83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912 views 次
在一次问及武当剑对剑中的粘劲时,我问孙剑云老师,散打中能用上粘劲吗? 孙剑云老师讲:“老先生(指孙禄堂先生)、李景林先生和我二哥、孙振川、孙振岱他们都行,用时大多只一瞬,就那一点就够了,就有妙处。”随之,老师站起来 自拿一把短尺子,同时递给我一把木剑,要我进剑,老师的尺子一随一滚,尺子已经点到手腕。当时对老师的这个示范并无深刻的感悟,更没有从中悟出什么东西, 只是老师很少亲自示范技击,因此留下了印象。后来我与紫辰先生通电话时,先生讲了一些粘劲用于技击时的特点: “粘劲能控制对手变化,有急、有缓,......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312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535 views 次
三:神藏一气运如球 有人问我:你在你的博客里写的这些功夫你都能练到吗?或你都见过有谁练到吗? 答:很大一部分我都没有练到,也没有见过有谁能练到。我写的东西很多都是听来的。所以,我是个嘴把势或假把势。但是当今被捧为武术大师尤其是太极拳大师的 一些人,他们比我还假。我好歹还迎战过三十余场深怀极端恶意的挑衅,而他们连一场这种带有极端仇恨的恶意挑衅都没有接战过。由于我多年来澄清史实,还武术 人物和武术历史以真相,这就打碎了一些人的偶像,戳穿了一些谎言。于是一些人对我有一种类乎宗教般的仇恨情绪,找我挑......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201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7,537 views 次
一:身如桅杆脚如船 春节前有人问我,说他照着光盘学孙氏太极拳十多年,至今也没有体会到其中的内家拳的味道,似乎与做广播体操无异。 我问他:孙老先生的原著读过吗? 他说:读过几遍,除了动作要求外,理论部分读不太懂。 我又问他:孙存周先生的文章和孙振岱先生的诗文读过吗? 他答:读过,同样也是弄不太懂。 我说:这就难怪了,你即没有明师手把手的示范、教授,又弄不懂拳理,当然你得不到拳中的味道。对孙老先生的著作和孙存周先生的文章我就不一一给你解读了,因为说多了,你未必能吸收。我就把孙振岱先生的那首诗做个简略......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69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973 views 次
孙剑云老师讲:孙氏太极拳各式是技击母式。 什么是母式?就是可以生化为具体的技击技法的式子。 之所以为母,就是可以生子,否则就谈不上母。母式所生之子就是技法,是相应于具体应敌条件的技击技法。随着条件不同,技法的应用也将有所不同。因此母式的演化能够因敌而生,所谓生化之道。 所以,练习孙氏太极拳一个必要且重要的内容就是研悟各式的应敌条件以及如何演化为相应的技击技法。 什么是顽空?就是不能生化,如枯木、顽石。 当今一些人练习孙氏太极拳,步入顽空误区,每日反复练习,但是不知各式之拳意,更不懂各式的应敌条......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2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060 views 次
“短接长伏”,乃远近横走之略。 短接,全在接手起横之妙。 长伏,则在潜伏突发之巧。 能短接者,需备有感而遂通之机,第一要有敢把对手的拳脚放进身来的胆略,第二要有把对手的拳脚放进身来后的距离感应,第三要有把对手的拳脚放进身来后的应变之技。 能长伏者,需备有意圈过丈之能,并具有身步过人之艺,第一要善于给对手制造错觉,第二步法灵捷,进退迅疾无兆,合以身法,辅以闪赚,潜伏突发。第三脊椎并上下三关(肩肘腕、胯膝踝)能伸缩自然,运使如鞭。 “短接长伏”虽然只有四个字,做到却不容易,近代拳术家鲜有至是者。 那么......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81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938 views 次
如何把劲力练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练习孙氏三体式和孙氏五行拳,但是由于其中要领精微,粗焉者难以窥其要,以至有人不明其里,竟然就着看电视站三体式,如 此,自然体会不到三体式的精微,所以他练了多年也练不出什么究竟,还嘲笑别人对三体式的体会。不过话说回来,孙氏三体式确实不是一般人轻易就能练成的。曾 经有人问我,如果不练培育浑圆一气之意的孙氏三体式,先求手足贯通,是否有更简便的法子? 答:有,不过这类法子不具有培育内劲的效果,其中之一就是前面短文提到过的摇肩顺背。 摇肩顺背能产生手足贯通怎样的效果呢? ......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5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907 views 次
前面短文谈了,孙氏拳按照控制的范围远近把技击距离分为五层,即神、意、形、身、重五个圈,相应于不同的距离,采取的打法有别。 因此在我们研究打法或研究、体悟技法时,需要关注三点: 第一是某种打法所对应的是什么距离(圈)。 第二是针对不同的距离最适当的打法是什么。 第三是如何使这种打法经过演化或改进可以扩大其应用的范围。 刘子明先生讲:“孙存周先生对此研究完备,其精微奥妙,造诣极高。” 有人对孙存周先生控制范围能够达到三丈不理解,认为当代短跑世界冠军如果跑十米至少也要三步,他们不理解孙存周先生如何能够......
阅读全文
  • 04月
  • 0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160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5,059 views 次
大猷先生讲:“知拍任君斗”,说明把握技击中节奏的重要。关于技击中的节奏,不可肤浅地理解为就是蹦蹦跳跳的节奏,而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变化形成的节奏,如速度、距离、角度、技法等。而速度、距离、角度、技法又与自身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把握节奏是一种系统能力的体现。 技击上升为一门艺术,必然要走向精细化,功夫加技巧还要合上性情,才能超乎实力。孙氏拳代表的就是这类技击艺术之道。 因此,孙氏拳不提倡气粗力猛之勇,不主张凭着一股子血气蛮打硬上。所以,孙氏拳对于技击中的距离是极有讲究的,一共分为五个距离:神圈、意......
阅读全文